1963年4月。
蘇木正式成為了一名干部。
從大頭兵搖身一變成了基層骨干。
1963年11月。
蘇木論文內容和觀點得到極大的關注,甚至在部隊內部小范圍內展開了話題討論。
最后更引起上面的重視。
作為論文的創作者,被接見是一種榮耀。
蘇木也因此趕在年底,得以回到京城。
一方面是等待相關部門問詢解答,另一方面,這也是蘇木時隔四年后,再一次回到京城的家。
恰逢過年。
陳雪茹抿著嘴,就是笑而不語。
蘇木欣喜之余,也略有疑惑。
也就在那里吧。
兩人每年都會小聚兩三回。
“濟南是個好地方啊,泉城嘛,以后你們做飯洗衣服都能用泉水,渴了低頭就直接喝”
是呀,蘇木回來了啊。
油炸生米和白菜粉條燉臘肉,就出自她手。
還踮著腳尖朝蘇木的嘴巴就啃上了。
這倆被四合院的街坊鄰居念叨了四個年頭,假的也快成真的了。
從大珊欄到南鑼鼓巷這點距離,已經著實不被蘇木放在眼里了。
屋內很暖和,堂前爐子燒的很旺,火苗跳騰的聲音都很明顯。
去年就跟蘇木商量好了。
觸感是冰冰涼。
可見何雨水是多么急切了。
現在蘇木的體能極限連他自己也不太清楚。
他那屋一冬天都沒生火,鐵定是沒法住人的。
就聽到了陳雪茹驚喜的尖叫。
“雨水要是知道你回來,肯定高興壞了。”
讓蘇木擱西屋住了。
老百姓攢了一年,就等著過年給孩子、給家人做套新衣服,討個彩頭呢。
是很前衛的時代女性。
耳聰目明來形容他的五官六感,一點都不為過。
沒買到肥瘦相間的豬肉。
“老板娘,今兒瞧著氣色好,遇著什么好事兒了”
感覺蘇木的家,何雨水可以做主似的。
一大口。
突然看到蘇木,很是激動。
啵一下。
蘇木心里對何雨水聽到自己回來的消息后的諸多猜測都錯了。
他也很確信。
蘇木這幾年能力增長了不少。
畢竟在封閉式訓練的這個階段,身邊都是大老爺們,環境里填充的,也都是夾雜著汗臭味的荷爾蒙。
因為雖然蘇木知道今年蘇川柏沒辦法回京,可也能確認蘇迎軍沒辦法拖家帶口的去福建看他。
這就是自己四年前賴以生存的,從蔡經理那邊兌來的板車。
這個點肉早就搶光了。
愛他,所以寧可默默地當他背后的女人。
就打算等蘇迎軍回來,哥倆一起把西屋拾掇一下。
兩兄弟見面,自然是一個大大的擁抱。
他是從南京軍事學院直接坐上了回來京城的列車。
果不其然。
一直在默默地訓練和學習中度過。
李曉蘭遠遠的瞧著,看一貫精明的雨水像是變了個人似的,又憨又傻,標準的傻大膽。
不過李曉蘭供銷社的工作好交接,而時值年底,蘇迎軍的工作性質導致他不好撒手不管,所以還要堅守最后一班崗,讓老百姓把這個年舒舒服服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