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京城的年味兒是很足的。
充斥著大街小巷的各個角落。
所有人忙碌了一年,就盼著年底吃點好吃的,穿新衣服,辭舊迎新好兆頭。
這幾日,蘇木每天都會帶著陳大奎去曉市。
陳大奎是個很扎實的性格,學的不算快,但勝在他會一直琢磨。
蹬三輪時也在滿腦子琢磨。
不幾天,也就有了點心得。
在這個統籌統銷的年代,具備一丁點商業手段,哪怕無法盆滿缽滿,也就都有機會賺個衣食無憂。
所以,這個年,陳大奎過得也挺硬氣的。
副食本上的配額,都給買全了。
這一套蘇木帶在身邊留作紀念。
秦淮茹一個寡婦帶了三個孩子,過去不說錦衣玉食,卻也是衣食無憂。
不一會兒,蘇木和仰著紅臉蛋的何雨水從屋里出來,到這棟四合院的正房,何雨柱的屋子里吃飯。
不過何雨水也就在這方面能夠拿捏一下大哥了。
“明天休息,后天我得跟大哥大嫂回大院那邊拜年,初三我再跟你去一趟,以后就得你自己來了。”
之后給老二,老三
“大哥和柱子哥呢”
總的來說,陳大奎一家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了。
而且總是會有幾個不懂規矩的冒出聲來,被周圍人橫眉冷對,再鎖著脖子扮做痛改前非。
陪陳雪茹吃早飯是這幾天蘇木固定節目了。
首先陳大奎收入其實不少。
到了后來,蘇木閑下來了,何雨水也就心不在焉起來。
現在穿在身上,剛剛合身,還是修身版的呢。
陳雪茹將之前挽起的重新放了一截,再熨燙平整,還是很完美的。
陳劉氏也是一改往日的狀態,一臉的喜氣洋洋。
沒辦法。
有何雨柱的手藝,蘇家出些好食材,兩家湊一塊吃個熱熱鬧鬧的團圓飯。
“嘖嘖,這菜估計不錯,行,這年不白過,趕廠子再開小灶,我也試試”
何雨柱好奇的在旁瞧著。
所以連帶著李曉蘭和何雨水也被迫理解。
白天要在南鑼鼓巷的院子里待著,辦齊了年貨后,就沒什么借口出門了。
這還是因為她揣著蘇木東耳房的鑰匙的緣故。
“反正閑著也沒別的事,順路溜達著就買回來了。”
實在是陳大奎對蘇木不僅是感激,還有崇拜,且有些盲目的內味兒了。
何雨柱沒聽過。
視線里沒了蘇木,何雨水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仿佛睡著了。
蘇木將衣服帶在身上,也是打算以后有機會穿常服出行時,當個掩飾。
畢竟之前去采買一整本的副食,是大家伙都一塊去的。
其實這幾年蘇木身材沒太大改變,身高是長了些。
曉市依舊如故,并沒有因為過年而消停。
應付了平日的生活吃喝外,攢了不少的碎銀子。
“蘇木,你干啥去了,這么晚才回來”
畢竟一身軍裝在外,太過惹眼。
往年副食本上的瓜子、生會買一些,像是凍魚、牛羊肉,壓根是碰都不碰的。
蘇木溜達著回到了四合院。
索性一合計,就兩家合一起過得了。
盲目崇拜,就跟鐵粉沒啥差別了。
分分鐘當土匪給舉報。
陳大奎沒說別的,接過來塞進懷里。
畢竟蘇木的年齡已經足夠,借口越來越少,還能拖幾年呢
這樣發展下去,倒也是可以的。
倆女人誰都沒追問蘇木哪兒來的副食票的事兒。
“聚順和南貨老棧的果脯”
“水煮魚。”
心底里已經認定這姑娘就是自家小弟未來的另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