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影面試篩掉了近一半。
有七名幸運的姑娘通過了層層選拔。
至于究竟是那"層層"……
今日所有被面試過的姑娘們大概都并不清楚。
也很難在離開故土之前弄清楚。
或許都以為自己是精神面貌和表演的片段得到了蘇總的認可吧。
卻并不知道在蘇木的眼中。
所謂層層,包括了外套層、內襯層、皮相層,乃至骨相層面。
身高、臂展、臀圍、胸圍……
足型、腿型、嘴型、腰型、肩型、脖頸、顱型。
經歷了細致的評判。
蘇總心中有桿秤。
一邊放的是蘇總的想象,一邊放的是姑娘們各項指標的優點和待開發程度分析報告。
當然了。
一些名譽、未來可能得到的榮譽等buff加持,也占據了少量的分值。
最終,幾家國內大大小小的電影廠群起圍之,得到的結果是蘇木挑選了共計70名姑娘。
這么一大票演員跨境去港島。
蘇木再想低調也不得不接受被連夜傳召。
細細分析了港島影視娛樂的發展前景。
著重提了李小龍的國際影響力,成龍日益開啟稱霸亞洲影視的張力。
以及鄧麗君的亞洲影響力。
都是一些人可望不可及的成果。
去!
趕緊去!
70個夠不夠?
不夠再選70個過去。
憑吃苦耐勞,憑人海戰術,咱們從來就都沒怕過。
影視的暫時這樣不選了?
那行。
唱歌的要不要?
文工團有的是人,樂團的也能調派。
隨著國際形勢的日趨明朗。
種花家迫切想要在文藝娛樂方面取得成效。
蘇木說的當然還不只是這點膚淺的東西。
如果只是這些,他也不可能說得通那些人。
都是精明且能力強悍的大人物,豈會被三言兩語所裹挾?
畫餅不可怕,可怕的是目標沒文化。
他聽不懂你說的是啥。
更可怕的是目標太有文化。
你剛張嘴,他就知道你想說啥。
恰好蘇木就處在兩者之間。
很運氣。
比他有文化的,沒有他的見識廣博。
沒有他有文化的,自然會輕松被他畫的大餅裹挾。
這叫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私人訂制電餅鐺。
包教包會,管殺管埋。
當晚蘇木從長安街中段一條胡同的四合院里出來,人還沒鉆進顏青的被窩,開綠燈放女演員們去港島的意見就通過好幾條電話線,傳遞了出去。
不過蘇木對此也不再在意。
他更在意跟懷里嬌羞歡喜的美人兒,好好交流交流。
無論多大年齡,結婚多長多久。
只要是女人,就逃不脫意外驚喜的降臨。
那種雀躍和滿足,是被提前通知過來交公糧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有種"賺到了"的既視感。
后半夜,蘇木又回了南鑼鼓巷。
鄭娟迷迷糊糊就發現身邊多了倆人。
另一個是誰還沒搞清楚,就吃到了大瓜一枚。
通過觸感,瞬間判斷出來者是姐妹于莉。
能把她悄悄從倒座房扛過來的,非自家男人莫屬。
這又不知道是哪個姊妹只管放火不管滅災。
把這條大惡龍給放了出來。
終歸還得是自己和于莉齊心合力當臨時消防隊員。
一個半小時后。
鄭娟放棄了。
神尼瑪消防隊員。
老娘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