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數據才是最重要的。
在pc互聯網的時代,用戶在使用pc上網的時候,都習慣首先打開谷歌的主頁進行搜索上網。
這讓谷歌公司能夠占據互聯網的入口,并且抓取足夠的數據為自己所用。
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使用智能手機上網,這個過程就已經不是通過瀏覽器登錄網頁的形式了,而是使用那些app來進行,這就讓谷歌這種搜索巨頭很難再抓取到不同app中的數據——除非他們掌控著更底層的手機操作系統。
在巴倫前世的時候,谷歌公司就是憑借著android系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依然保持著巨頭的地位的。
而反觀華夏的bat三巨頭中的百度公司,就是在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后,失去了網絡入口的地位,從而開始掉隊的。
到了后面,百度的市值,甚至陸續被后來出現的字節跳動,甚至是美團等公司超越……
這也就是為什么在ic資本收購了安卓公司之后,谷歌公司依然要自行研發gos系統,并且還在gos系統并未達到預期的時候,依然不放棄,繼續向其中投入資源的原因所在了。
不過對此,巴倫也并沒有太大的擔心,畢竟現在android系統已經具有了相當的先發優勢,在觸屏智能手機操作系統(ios、android和gos)中,具有最高的占有率,并且安卓公司也已經不是最初的那個初創的小公司,隨著android系統大獲成功,安卓公司也在不斷的增加人員,在手機操作系統的方面,其研發能力已經并不弱于谷歌公司了——畢竟眾所周知,在許多之前未涉足的領域,谷歌公司都是以收購來進入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巴倫前世的時候,因為谷歌公司在2010年退出了華夏內地市場,因此android系統在華夏內地,許多服務也就并非是其官方直接運營。
就像是應用商店,那個時候在海外的android用戶,大都是直接從google應用商店下載app,而在華夏內地,則有諸多的第三方的應用商店,乃至于后來幾乎每個品牌的手機,都會推出自己的應用商店……
蘋果公司依靠它們的appstore,用戶在應用內發生的數字內容消費,簡單來說,就是在app內的充值,都需要收30%的費用(年收入在100萬美元以下的中小開發者抽成比例是15%),這被稱之為“蘋果稅”。
這部分的收入,可以說是蘋果公司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在未來,蘋果公司appstore的全球年收入能夠超過800億美元!
而華夏地區曾經一度超過美利堅本土,成為蘋果稅收入最高的地區!
當然,在海外也有“安卓稅”的存在,但在華夏內地,這些費用都歸于了那些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甚至于某些手機品牌的應用商店,相關費用能夠達到50%!
不過現在安卓公司并不屬于谷歌,因此即便是今年依然如同原時空一般,谷歌公司會推出華夏內地市場,安卓公司也會留在華夏。
并且安卓公司也會同蘋果公司一樣,開始逐漸“封殺”第三方的應用商店,從而將android系統的pystore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這也將成為安卓公司未來的主要盈利之一。
有這么一筆龐大的收入預期,巴倫肯定不可能隨便就放棄android系統,絕對會堅持同谷歌公司的gos系統硬剛到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