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現在,一家名為“公平愿景”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其主要的出資人,就是ic資本。
公平愿景的前身,就是由伊萬塔所建立的,對一些美利堅的政客在選舉中進行支持的委員會,目前這家委員會擁有的資金超過了2.5億美元,其出資人除了ic資本之外,還包括oa科技、渣打-美林資本、藍谷資本等多家公司……
“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pac)是從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ittee,簡稱pac)演變而來的,是2010年以后出現的新生事物,而政治行動委員會則是長期存在于美利堅社會的非營利組織,其作用是募集資金支持候選人或派別。
可能許多人都知道,美利堅的法律對政治行動委員在捐款募集以及對候選人的資金支持方面是有限制的,任何個人和組織向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每次選舉不能超過5000美元。
但這是在今年,也就是2010年1月之前的事情了。
事實上,現在這個規定因為美利堅最高法院的一個判決而改變。
2008年美利堅的前第一夫人希拉里作為候選人參加驢黨大選的初選,一個叫做“公民聯合”的組織制作了一個攻擊希拉里的紀錄片打算在電視上播放,但地方法院裁定該紀錄片性質上等同于競選廣告,在播出時間和制作費用上違反了選舉法的有關規定。
“公民聯合“于是將此事訴諸最高法院,2010年1月最高法院的9名法官以5比4的投票結果,裁定當時施行的相關選舉法法規違憲。
根據這個判決美利堅的商業公司、工會組織和社會團體向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時不應該有數額限制,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應運而生。
當然,幾乎所有的美利堅的超級富豪以及大公司,都有他們所支持的類似委員會,就比如象黨的最大金主——科赫兄弟。
作為美利堅最知名的超級富豪之一,控制著科赫工業集團,美利堅人把科赫家族稱之為“科赫章魚”,指的就是科赫家族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就像一個章魚一樣,觸角無數不在。
毫不夸張的說,在每一次大選之前,象黨的那些候選人們,都需要先輪流同科赫兄弟見面,就像是“面試”一般,以尋求他們的支持。
另外,就是另一位美利堅的超級富豪,也是巴倫的老熟人——彭博社的擁有者布隆伯格,這位也是重量級,作為資產超過300億美元的超級富豪,他直接親自上場,自己給自己進行捐贈,進行競選。
布隆伯格除了連續做了三屆紐約市長之外,之前也都參與過美利堅的大選……
雖然目前影響力還不能同上面兩位相比,但現在的“公平愿景”作為一個superpac,已經從美利堅的大選到國會議員選舉,再到各州的議員選舉,都有所參與,并且將其觸角伸向越來越深的地方。
如果說在越來越費錢的美利堅大選中,可能你向某位候選人投入5000萬美元,在他最終獲勝后,才能夠得到一些實實在在的回報的話,那么對于州議員來說,50萬美元的捐贈,都能夠令其感恩戴德,并且對你敞開心扉。
當你擁有的從州議員到國會議員,乃至大統領的支持足夠的話,那么很多相關法案的通過,就并不困難了。
畢竟美利堅一直都是這樣的游戲規則,金錢在這種規則之下,自然而然的轉化為權力,或者說,金錢本來就是權力。
這一次伊萬塔派出她的助理,不只是見了比利·波特這一位州議員,而她并不會涉及到有關大衛·史密斯的案件之中,她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保證在檢方有確鑿的證據之前,不會因為急功近利的去提前向媒體泄露一些相關的懷疑,這的確會影響到辛克萊集團的經營,也會損害作為大股東的ic資本的利益。
并且,只要約翰·史密斯不做蠢事,那么到了現在,即便檢方對大衛·史密斯的死因有所懷疑,那也很難找到足夠的證據對約翰·史密斯進行定罪。
伊萬塔只是希望確保馬里蘭州的檢察長能夠清醒一些,固然這個案件如果能夠成功被指控,那么以涉及其中的辛克萊集團的影響力,那么他會立刻成為知名人物。
但同樣的,定罪失敗的話,那么因此被損害了利益的包括約翰·史密斯在內的辛克萊集團的股東們,他們的怒火,是不是一個州檢察長能夠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