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邁克林奇
之所以巴倫不希望同邁克林奇接觸太多,也是不希望讓自己太過于深入的牽扯到autonoy公司未來的一筆交易中
在巴倫前世的時候,明年10月份,希望能夠擴大業務范圍的惠普公司,將會以1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utonoy!
要知道,在更早些時候,林奇希望將autonoy以6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甲骨文,卻被對方拒絕了
最后林奇還是有辦法,把autonoy公司賣出了一個高價,讓試圖在企業應用軟件市場追趕ibm等競爭對手的惠普公司,以11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autonoy公司
最主要的,這一筆交易還是通過現金的形式進行的收購!
事實上,當時惠普的這一筆收購,由惠普ceo李艾科所推動當時這筆收購被硅谷批評代價太過昂貴,也遭到公司cfo的強烈反對,但最終仍然被董事會通過。
當時的惠普公司董事會之所以會通過這一筆收購,也是他們信賴了審計機構德勤對autonoy的財務審核報告。
作為盡職調查的一部分,惠普當時還聘請了畢馬威kpmg對德勤的報告進行了審計,巴克萊銀行等投行中介機構也參與了這項收購交易。
無論是德勤還是畢馬威,都沒有能夠發現任何問題直到2012年4月autonoy公司創始人邁克林奇被辭退后,一位autonoy領導團隊的資深成員主動“爆料”,惠普通過調查才發現,autonoy公司存在一系列可疑的會計和商業行為,導致惠普收購這家公司時的估值存在嚴重偏差。
最終惠普公司發現,他們在一年前所收購的autonoy公司,根本就不值110億美元,他們在2012財年第四財季財報中記錄一筆非現金商譽減值費用,該筆與autonoy公司相關的費用價值88億美元
而其中大部分的超過50億美元,與嚴重的會計不當行為、虛假陳述和情況披露失誤有關。
這也意味著,僅僅一年時間,惠普收購autonoy的110億美元已經損失八成。
從那個時候開始,惠普公司就開始對autonoy的創始人,被稱為“英倫比爾蓋茨”的邁克林奇進行訴訟,并嘗試對他進行引渡至美利堅審判
這個官司可以說是馬拉松一般的一直打了十多年
最終的結果,是到了十二年之后,他終于被判無罪,然后在兩個月后,他所乘坐的游輪在海上遭遇龍卷風,船上的大部分船員都幸免于難,只有林奇以及他的家人、辯護律師都死在這次事故中。
看起來似乎是意外
嗯,在這次事故差不多的時間,邁克林奇的合作伙伴,也是惠普公司同案的另一名被告,autonoy公司之前的財務副總裁斯蒂芬張伯倫,在慢跑的時候被車撞死了。
這也是巴倫并不想跟邁克林奇有太密切接觸的原因。
不是說巴倫害怕未來在林奇和一系列“意外”中的幕后策劃者,巴倫前世的時候并沒有對這個事情考慮這么多,只是作為一件獵奇的事情來看待。
但現在他的身份地位,再回頭看這個事情,雖然不能說直接就猜中幕后是哪一方,但很明顯,并不是惠普公司而且經過這么多年的訴訟,惠普方面都無法令邁克林奇在美利堅被定罪,只能幕后某個勢力用物理方式來解決他同合伙人斯蒂芬張伯倫的話,那么對方的能量,也就那樣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autonoy公司背后的資本或者說勢力,去解決邁克林奇他們來滅口的可能,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畢竟在autonoy公司以110億美元的天價出售給惠普公司這個事情上,邁克林奇本人只得到了大約十億美元,更多的利益,是流向了其他的股東,以及他們背后的資本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