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摩托羅拉移動是全球兩大電視機頂盒提供商之一,其主要競爭對手是思科子公司stifita,他們的機頂盒主要被有線電視公司用來向家庭提供服務。
但巴倫知道,在不久的將來,電視市場將逐漸向通過互聯網交付內容的設備過渡,比如蘋果公司、微軟xbox和谷歌公司都將進入到這個領域之中。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的打算是在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之后,將其電視機頂盒業務進行出售——比如在巴倫前世的時候,谷歌公司在完成了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之后,就將其機頂盒業務以超過20億美元的價格進行了出售。
不過當時是因為本身谷歌公司就有相關谷歌電視業務的規劃,對于傳統的有線電視機頂盒業務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并且同自有業務的方向有所沖突,還不如趁著摩托羅拉移動的機頂盒業務還能夠盈利的時候分拆出售。
但巴倫這里就不同了,他不管是在傳統的電視臺領域,還是娛樂內容領域,相比谷歌來說,都擁有更加豐富的內容。
比如他能夠將se集團、辛克萊集團、漫威-米高梅集團,以及奈飛公司、dailyvedio等業務同機頂盒業務相合作。
因此在完成了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之后,其中的機頂盒業務將對此前digitaluk所擁有的pua電子(在英倫本土的機頂盒銷售,以及華夏的制造產業)進行收購整合,并且在之后除了電視機頂盒之外,還將開展對網絡機頂盒的研發,并且在北美以及歐洲,同o2電信合作,建設家庭寬帶網絡,從而能夠進入這個更加新興有前景的市場。
至于說摩托羅拉移動的手機業務,包括它們在華夏津門的摩托羅拉生產基地,以及在燕京的研發中心,都將繼續予以保留。
但會逐漸縮減位于其他地區的超過三分之一的辦事處,以及位于芝加哥和桑尼韋爾的研發中心,以及華夏之外的大部分制造工廠,目的就是在保存相應的研發能力之外,縮減一部分經營支出。
畢竟巴倫明白,在之后智能手機的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于之前的“玩法”了,在此之前,許多的手機品牌一年可能能推出幾款甚至十幾款手機型號,但像是蘋果手機,一年就這么固定的一兩款,依然吊打其他的手機廠商。
其他的手機廠商,也往往都是在低中高各個檔次中各推出一種或者兩種型號。
在低端手機領域,摩托羅拉注定無法同華夏國產手機競爭成本,那么它最應該做的,就是像是三星的策略,在中高端的手機中競爭。
因此在這之后,摩托羅拉移動將會專注于安卓手機的開發之中,并且每年只會推出少量的機型,首要目的,就是完成其手機業務的扭虧為盈,至于說市場占有率的提升,也是需要在活下去之后,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摩托羅拉移動的手機業務只會保留華夏的制造工廠,也是為壓縮成本考慮,其他的制造工廠,也會陸續對外出售。
甚至華夏的制造工廠,都會暫時進行觀察——巴倫甚至考慮過采用蘋果公司的模式,那就是不再擁有自有的手機制造工廠,而是只保留設計研發,以及元器件的供應鏈,將整機的組裝交給代工工廠來進行。
這種模式甚至反而會降低手機產品的成本,使得利潤更高,或者說,擁有更大的降價競爭余地……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