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目前包括美利堅的fbi和英倫的嚴重欺詐辦公室,都針對邁克·林奇啟動了調查……”
今天當巴倫吃過早飯之后,奈吉爾·英科斯特就來到了他的住所,向他報告了有關惠普和邁克·林奇之間的訴訟的最新消息。
之前說起過,在去年的時候,邁克·林奇,這位被稱為“英倫比爾·蓋茨”的科技創業者,將他所創辦的以獨有算法進行信息搜索的科技公司autonoy,以110億美元的高價,出售給了希望進行轉型的惠普公司。
而在前些時候,惠普公司便指控稱,在內部調查后發現,林奇和時任該公司財務副總裁的斯蒂芬·張伯倫等高管,利用手段人為抬高了公司估值,導致惠普蒙受巨額財務損失。
惠普當即減記88億美元市值,主要就是源于這一次收購所造成的損失。
事實上,在當初惠普宣布以1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utonoy的時候,當時在it行業中的確引起了嘩然,普遍認為這個價格太高。
當然,這種收購價格,溢價有高有低,也全在其對于進行收購公司的價值。
如果是特別需要這方面的技術或者是業務,那么給出一個高溢價來進行收購,也是正常的。
但在收購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夠達到收購方的期望,那就說不定了——很多時候,能夠真的物有所值的收購,也是少數而已。
在惠普公司的這一次收購之中,autonoy公司的管理層必然是令惠普公司認為這家公司有極大的潛力,才能獲得110億美元這么高的收購價格的。
至于說邁克·林奇他們是不是在其中有欺詐的行為……
從巴倫前世的結果看來,最終這個訴訟進行了長達十多年,還是由美利堅方面判決邁克·林奇他們并不構成欺詐,那么說明包括fbi和英倫嚴重欺詐辦公室并沒有確定的調查結果。
而且邁克·林奇的律師團隊也足夠給力。
在更早的時候,凱撒基金旗下的數字未來投資公司就對autonoy公司進行了投資,持有其25的股份,這也令他們在惠普公司的這一次現金收購中獲得了其中的275億美元的資金,可以說獲利豐厚。
因此雖然之前巴倫并沒有在私人關系方面,同邁克·林奇有過多的牽扯,但是針對他們現在遇到的麻煩,能夠幫忙的,也不會拒絕的。
至于說后來直接針對他本人的“物理消除”,那就不在巴倫考慮的范疇了。
……
說起來,在金融投資領域,目前巴倫所控制的包括ds集團、渣打-美林集團以及威廉-韋伯資本等公司,同以領航集團、貝萊德集團為代表的美利堅資本之間,還是處于蜜月期的階段。
他們在許多的領域,都有進行合作——作為全球規模前列的資產管理公司,必然會在許多公司中都互相持股。
特別是渣打-美林集團,他們目前所管理的資金規模已經超過了35萬億美元,在規模方面,雖然不及貝萊德集團——畢竟貝萊德集團獲得了美利堅方面的大力支持,管理著他們國內大部分的養老基金和公共基金的資金,其管理的資金規模已經超過了5萬億美元!
但渣打-美林集團以管理的資金規模來說,已經位列全球的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