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這頓譚家菜實在是太考驗自己的技術和功底了,好在他有這兩次的記憶,差不多上百年做飯的經驗,才有驚無險的完成了這次做飯任務。不過這對于他的廚藝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提升,畢竟這么好的食材能讓他練手,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而此時,婁半城一家四口坐在餐廳正在小心翼翼的品嘗著他們已經多年未吃的譚家菜,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了心滿意足的表情,這樣正宗譚家菜的做法,他們已經好久沒有吃到了,真是讓他們滿足了口腹之欲。
“這譚家菜的味道確實是不錯啊,何雨柱和他父親何大清學的差不多了,沒想到年紀輕輕就能做出這么好吃的譚家菜,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啊。”婁半城城不禁贊嘆道。
“是啊,是啊,這味道真的是正宗譚家菜,今天晚上咱們可有口福了。”婁母也笑瞇瞇的說道。自從他們接受改造之后,便開始學著自己做飯,而她也經常做不好飯,一家人只能勉強的對付幾口。
婁曉娥吃著香噴噴的飯菜,但心思卻飄到了廚師何雨柱的身上,經過這段時間的回憶,她越發肯定何雨柱絕對就是那天晚上偷摸給自己送信的人。因為他是廚子,所以身上那股做飯的味道很是獨特,讓人見第一面就可以記住。
何雨柱坐在客廳偏房休息了一會,便起身準備離開,沒想到這時婁家的管家卻從懷里掏出了兩根小黃魚,沒有等他拒絕就塞到了他的懷里。
“婁先生囑咐我,一定讓你把他的心意收下,這段時間先不要把你做菜的這件事往出去說,畢竟現在風聲很緊,說出去對大家影響都不好。”管家笑瞇瞇的說道。
“知道,我當然知道,這件事我一定不會對任何人說的,我只是過來做了一頓家常便飯而已。”何雨柱也知道,婁半城家里富可敵國,這兩個小黃魚也只不過是為了封住自己的嘴,所以他也就沒有拒絕,收下小黃魚也是為了讓婁家可以安心。
要想把這兩個小黃魚處理掉,現在可是比較困難,還是等過幾年風聲過去了,情況好轉了,再轉手賣掉也不遲,不過這兩個小黃魚剛好可以作為他們家壓箱底資產的存在。
因此在客套一陣之后,他就急匆匆的從婁半城家往銅鑼鼓巷95號四合院趕,當務之急是先把這兩個東西藏起來。
民國時期的金條分為“大黃魚”和“小黃魚”兩種,其中1兩重的金條俗稱“小黃魚”,重量為3125克,因為當時民國1斤等于十六兩。
本來“大黃魚”是通行的規格,富有家庭通常會存幾根金條作為壓箱底錢。但后來金貴銀賤,普通百姓也紛紛想買黃金,而“大黃魚”顯然太貴買不起。所以金店就鑄造了1兩一根的小金條,俗稱“小黃魚”。
何雨柱回到家的時候天色已晚,好在于莉有睡覺,他便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并且把兩根小黃魚也拿了出來。
于莉看著兩根小黃魚則是目瞪口呆,她沒有想到婁家竟然如此財大氣粗,僅僅讓人做了一頓飯,便開出了兩條小黃魚的高價。
不過看來自己丈夫做飯的手藝確實了得,譚家菜可是傳說中達官貴人才能吃到的飯菜,她這輩子連吃都沒吃過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