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覺得自己說的話力度仍然不夠大,閻解曠又緊接著說道“父親,以后你的養老問題就交給我,我絕對會把你和我的母親孝敬的好好的,讓你們老無所憂,老有所依,能過上好日子這300塊錢對于你來說是毛毛雨,今后的養老問題也不用操心。”
一旁的閻解娣倒是因為年齡不夠,并不用擔心這次知青下鄉的事情,不過看到三個哥哥這樣祈求自己的父親,她的內心還是感受到了深深的悲涼。再和睦的家庭,在這種大是大非和利益分配的面前,也不能客客氣氣的商談。
“為什么他們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呢做哥哥的難道就不能讓著做弟弟的嗎做弟弟的難道就不能為哥哥考慮一下嗎生在這樣人性涼薄的家庭,我真是感到非常的悲哀。”閻解娣喃喃自語的說道。
她感覺像她這樣優秀的女子,不應該出生在這樣勾心斗角的家庭,而應該配得上更好的家庭。她希望以后自己可以上一個好學校或者找一個好人家嫁了,擺脫這樣腐朽的家庭,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而在旁人看來,閻解娣也只不過是在無病呻吟罷了,事情不落在自己的頭上,永遠都不知道疼痛。假如她年紀到了應該參加知青下鄉的行動,恐怕比任何一個人都爭的厲害吧
三兄弟的發言讓閻埠貴也是非常頭大,每個人的理由都無可厚非,但自己手中卻沒有那么多錢來讓他們都留在城里工作。
于是他也向兒子們交了個底“跟你們說實話吧,因為要供養你們兄弟姐妹四人長大成人,并且還得要交學費、生活費,現在咱們家里的存款也只夠一個人保下工作。按照以往的規定,咱們家里只用出一個人去下鄉就行了,所以也根本不用保住工作,浪費那么多的錢財。”
看著兒子們有些灰心,他又繼續說道“我的意思是你們三兄弟出來一人主動去下鄉支援,我就給他200塊錢的生活費,起碼讓他衣食無憂,而剩下來兩兄弟在這次風頭過后找到工作,每個月需要給我繳納10塊錢的費用,來彌補這200塊的損失。”
不得不說閻老摳還是有幾分經濟頭腦的,與其把300塊錢交給外人換取一份工作,還不如把這300塊錢留給自己下鄉的孩子。好歹肉還爛在自己的鍋里,也不會感到那么的心疼。
不過他的三個孩子聽到父親的這句話卻傻眼了,沒想到他們的父親自始至終都沒想過給他們掏錢來保下這份工作,反而另辟蹊徑,不過這樣也好,起碼下鄉的人也不會成為冤大頭,生活以后也有了一份保障。
看著孩子們仍然猶豫不決,閻埠貴知道他也不可能再在這件事情上繼續逼迫孩子,不然的話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所以他說道“反正咱們家里就是目前這個情況,拿出300塊錢已經是傾盡所有,至于讓想下鄉,還希望你們三兄弟可以互相體諒,多多謙讓,都相互理解一下各自的難處。”
閻埠貴說完,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作為一個父親,他希望所有的孩子都過得好,他知道這件事情對于孩子們來講都非常不公平,可是這已經是他這個做父親能夠想到的最好的解決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