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分鐘,那邊電話就打過來,說要來古軒閣看看實物。
路廣浩和杜昱兩人一邊喝茶一邊等,嘴里東拉西扯閑聊。
姓路的倒是懂江湖規矩,并沒有問他東西從哪里淘弄來的,更沒有刨根問底瞎打聽,杜昱滿意的恰好就是這點。
過了半個小時左右,一輛奧迪a8停在古軒閣門口,從里面走出三人。
為首的是一位身著唐裝的老者,年紀大概在六十歲上下。
路廣浩聽到門外動靜立刻出來迎接,為了表示禮貌杜昱也跟著一起。
見面之后寒暄幾句,路廣浩便將唐姓老者一行人請到二樓的客廳。
“玉佩是這位小兄弟的”那老者問道。
老人姓唐名升,是海城玉器圈子里的權威也是大玩家,據說身家在九位數以上。
“正是,還請唐老給掌掌眼。”杜昱說道。
唐升手一伸,身后一名青年人立刻遞上手套、眼鏡等物,隨后那老者便認真的觀察起來。
路廣浩都沒想到來的居然是唐老,他的朋友是唐老的二兒子唐彥霖。
唐彥霖看圖片有些拿不準,這才拿給自家老爺子看,老爺子一看頓時來了興趣直接找過來。
“嗯,確實是宋的風格。俏色、蛀孔、沁都對,只是,想不通啊。”唐老先是自言自語。
隨后,抬起頭問道“小兄弟,冒昧問一句你得到這些東西的時候是什么狀態。”
“唐老玉佩的來歷我不好透露,但拿到手的時候那位老爺子就告訴我這些東西是祖上傳下來的,據老爺子說從他拿到手就一直帶在身上。”杜昱說道。
這貨在網上查過資料,生辰綱里的玉佩是未經入土的熟坑貨,唐老大概是覺得宋朝的東西傳到現代未曾入土有些不可思議吧。
“嗯,原來如此。”唐老點點了頭,拿著放大鏡繼續觀察。
杜昱都沒想到他隨便編的故事正好符合玉佩的表現,那些玉佩是梁中書花了大價錢在大名府附近收購的,大多是都是被人盤熟的好貨。
因此表現出來的樣子剛好符合他嘴里老人一直帶在身邊把玩的特性。
又過了半個小時左右,唐升這才放下眼鏡和放大鏡,揉了揉有些疲累的眼睛這才說道“小兄弟,我對這幾塊玉佩很有興趣,你開個價吧。”
杜昱盡管在網上查了羊脂玉的價格,但他是外行人那知道宋代的東西要附帶多少價值,想了想他說道“唐老,您是大藏家。我相信您的人品,您給給個價合適的話我就賣了。”
“哈哈,年輕人有意思。”唐升說道。
沉思片刻,他又說道“五塊玉佩,價值有高有低我全都想要就不一一開價了,這樣五百萬打包怎么樣”
杜昱不懂行,但他也知道盡管宋代玉佩很少見,不過價格上也就幾十萬到百萬之間,價值再高的怕是也不會允許買賣了。
“好,就聽唐老的。”杜昱說道。
“彥霖,給這小兄弟轉賬。另外別忘了給路老板包個紅包。”唐老說道。
唐彥霖也不含糊,先是加了杜昱的微信,隨后通過手機銀行直接轉賬。
很快,杜昱收到了銀行的到賬通知,這才將玉佩連同盒子交給唐彥霖。
唐升沒有久留,客套幾句之后便離開。
倒是唐彥霖臨走時說道“小兄弟,日后淘到好東西可以通知我一聲,我和路老弟專業玩古董,絕對不坑人。”
杜昱和他客套幾句,學著唐彥霖也給路廣浩轉了十萬當做紅包。畢竟他手里的東西不少,自己沒有路子的情況下還是要維持關系的。
路廣浩也沒客氣,盡管中介當的有點不情不愿,但總歸是沒有白忙。
唐家人走后,杜昱和他又客套一會才驅車回家。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