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一笑,說道“走,師叔帶你們吃酒去。”
說罷起身,和二人有說有笑趕奔自己宿下的迎仙樓。
迎仙樓算是汴梁城里72家正店之一,只是名氣比起樊樓、仁和店、姜店、宜城樓、劉樓、曹門蠻王家、乳酪張家、城北八仙樓、鄭門河王家等大酒樓小得多了。
但也不是張三、李四這樣的潑皮能消費得起的,是以兩人來到門口還有些拘謹。
倒是店小二看見杜昱一臉堆笑的迎上來,將他們請了進去。
杜昱吩咐店小二,給二人開了與他相鄰的房間,然后才叫上一桌酒席準備在房中吃喝。
酒宴上,這貨表明自己來汴梁城是打算做一點買賣,順便長長見識開開眼。
張三、李四兩人也算機靈,立刻表示愿意擔任向導和隨從,為師叔鞍前馬后效力,一桌席吃下來氣氛十分和諧。
酒足飯飽之后,杜昱扔了十兩銀子給二人,讓他們洗個澡買身得體的衣服。
兩人得了錢立刻出去辦事,這貨躺在床上開始思考該以何種方式把假貨變成金錢,再用金錢買一些現代時空比較好出售的東西。
一夜無話,第二天杜昱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洗漱。
此時,張三、李四早就換了身利落的新衣在外面等候。
三人先是到街上隨便吃了點東西填肚子,然后四處逛了起來。
“張三,我聽說汴梁城里有位李師師頗有聲名,不知你等可見過”杜昱問道。
“師叔說笑了,像我們這等人那里湊得上去。”張三說道。
李四壓低聲音說道“師叔有所不知,據說大觀三年前后,官家就和那李師師有染。別說我等,就是尋常王宮貴胄想聽一曲都難。”
杜昱點點頭,歷史上據說有兩個李師師,第一個李師師約出生于公元1062年左右,是東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就是那個和周邦彥、秦觀有過風流軼事的那位。
第二個李師師約出生于公元1090年左右,就是傳說和趙佶有染的那位。
他不知道水滸傳里是哪一位,不過想來也不可能上面那位,否則可真要懷疑青樓天子的口味有多重了。
“師叔有興趣”張三問道。
“確實有點,聽說她相貌極美自然想見識一番。”杜昱說道。
“那可就難了,她那種人尋常人可見不到,平時都是與些高官顯貴、風流才子相會,師叔一介武夫恐怕。”張三說道。
“有道理,不過我聽說還有一位崔念奴與李師師名氣相當,你們可曾聽過”杜昱問道。
“名字就聽過,唱的曲我們可無緣聽。”李四說道。
“師叔不會是想。”張三說道。
杜昱哈哈一笑,說道“我來汴梁一半為錢財,一半是為了長見識。你們可知道那崔念奴所在何處”
“師叔,知道是知道,就怕吃閉門羹啊。”張三說道。
“無妨,你們兩個前面帶路,咱們先去探探再說。”杜昱說道。
就這樣,張三、李四帶著他來到崔念奴所在金錢巷。
“師叔,看見那邊宅門前有株垂柳的門戶么,那便是李師師的居所。”張三說道。
幾人剛好路過,杜昱搭眼一看心中不由一聲驚嘆,附近的空地停的全是豪華車馬差點把路都堵死了。
不要說馬車裝飾有多華麗了,便是那些看著馬車的奴仆都衣著光鮮拿著鼻孔看人。
杜昱一看這架勢,知道想見歷史上都留下名號的美女怕是難了。
于是,便隨著二人繞過此處,走到金錢巷的巷尾。
那里一處大宅外面同樣挺滿了車馬,只是比起李師師那邊稍遜一籌。
看來張邦基在墨漫錄說政和間,李師師、崔念奴二伎名著一時,師師門第尤峻。的話并不假。
來到門前,杜昱邁步就打算往里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