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這個師弟,自然不會對他隱瞞。
將楊春幾人是少華山落草之人的身份說了出來。
蔣昭一愣,他還真沒想到師兄這一伙人居然是山賊,看著也不像那些面目猙獰只知殺人越貨之輩。
楊春見他如此,搖頭苦笑說道“蔣兄弟可不要誤會,我等雖是落草之人卻非那十惡不赦之人。就拿我來說當初若不是被人陷害落得家破人亡,怎么可能好好的商賈不做去上山做強盜。”
說罷,他便將當初在老家蒲州解良的遭遇說了一遍。
隨后又說到“蔣兄弟,官家被奸臣蒙蔽弄得天下民不聊生哪有我等的容身之處。”
蔣昭沉默了,其實他生在江南比楊春等人的體會更深。
自崇寧四年起,朱勔奉迎宋徽宗主持蘇州應奉局專門搜尋奇花異石,用船從淮河、汴河運入汴京,就是北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花石綱。
江南百姓家中只要有花木奇石稍堪賞玩,朱勔就率領軍兵直沖其家,往園囿花石貼上黃封條為標志,就算一件御前貢物。為了一塊奇石甚至掘墳毀屋、挖田毀苗。
那個敢稍有怨言,則必冠之以大不恭罪,借機敲詐勒索。
便是大富之家都被弄得雞飛狗跳,普通百姓往往被逼得賣兒鬻女、傾家蕩產,朱勔卻在其中大發橫財。
他以采辦花石為名,從江南庫府支取錢財,但進貢到東京的卻都是豪奪漁取于民,毫發不少償。。
名義上是從百姓手中購買奇花異石,實際上是巧取豪奪兩頭通吃。
江南百姓深受其害,幾年下來家破人亡者不計其數,其中就有不少活不下去的尋個大山、大澤落草為寇。
一開始那些落草之人或許只是想找一條活路而已,可搶的多了、殺的人多了往往就忘卻初心,反而變成禍害百姓的虎狼。
蔣昭對此深惡痛絕,但又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索性眼不見心不煩,躲在山中道觀里過著清苦的日子。
偶爾聽到有人作惡太甚他還會仗義出手鏟除邪惡,這就是他與兩個水賊相斗的原因。
聽到楊春講述他和朱武、陳達等人的遭遇,蔣昭感同身受,知道他們并不是為非作歹之人,很快便消除心中的芥蒂。
想想也是,若杜昱等人真是那種拉人下水的,大可以騙他上山做下幾樁大案到那時他不想入伙也只能入伙。敢坦誠相告,就說明人家心胸坦蕩并非小人。
杜昱見他仍以師兄相稱心中一塊石頭落地,蔣昭武功不錯又識文斷字,單在少華山來說就是難得的人才。
也正是因此他才不想欺瞞,畢竟紙包不住火,真給人家忽悠上山到時候再翻臉反而不好。
一行人在道觀中休息一夜。
第二天,蔣昭在師傅靈前拜了三拜,又給道觀中的三清上了香,這才帶著細軟隨杜昱他們去了。
多年以后再回來時他已經錦袍玉帶富貴非常,當然那是后話暫且不提。
有蔣昭這個本地人帶路,杜昱他們很快便來到杭州府昌化縣轄下。
在縣城休整三天,身體恢復狀態之后他們才轉向西北群山之中。
昌化雞血石的產地是浙西大峽谷源頭的玉巖山,屬天目山系為仙霞嶺山脈的北支,周圍群山環抱峻嶺綿延。
在當地還有民謠稱其為板橋直壟通,風雨不斷蹤。夏天蓋棉被,十月雪花飄。
蔣昭在當地稍一打聽,便探知玉巖山的所在,這要換了杜昱怕是連對方說的什么都聽不懂。
江南地區三里不同音五里不同俗,便是史進這個大宋子民也聽不懂這里的方言。
也就像蔣昭這樣學習過大宋官話又是本地人,才能勉強給他們當個翻譯。
打聽到地點,一行人很快趕了過去。
雞血石的開采歷史最早就在宋時,不過也是幾十年后南宋時期的事情,他們來的正是時候。
走入峽谷深處后已經見不到什么行人了,偶爾才能遇到幾個打柴的樵夫、采藥人。
隨著地形的深入,很快便進入原始深山之中,幾人膽大包天的江湖廝殺漢無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