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辰從儲物袋底部翻出幾個松子,用乙木培元術培養一番。
這松子是黃鱗松的種子,而黃鱗松也是炭木的一種。
此樹生長速度極快,在靈氣充裕的環境下,種子種下去,只需要一年時間,就能長到四五丈高,成人手臂粗細。
黃鱗松對扎根的土壤沒什么要求,之所以能成為靈植,主要是靠吸收天地間游離的靈氣。
其實,這也是所有靈植都具有的能力。
野生靈植成長所需的靈氣,大部分都是靠吸收游離靈氣得來的。
只是這種方式吸收靈氣效率不高,靈植成長速度慢。
為了加快靈植生長速度,提升產量,神農術中才有了各種養護靈田的手段。
黃鱗松不挑地方,在普通農田上都能種植。
作為低階靈植,這是非常優秀的特性。
美中不足的是,其松子中靈力極少,也就只能當普通堅果吃。
劉元辰也就沒有將這些松子種植在靈田中,而是直接種植在映月溪畔。
溪水之中蘊含的靈力也不少,雖然不如靈田穩定,但絕不會耽誤黃鱗松的成長。
五天之后,松子發芽。
與之前的禾苗差不多,松樹苗在破土的一剎那,劉元辰就能看到它周圍的情形。
就連范圍,也是與金絲米禾苗長出來一樣,只能感應到半徑一尺范圍內的景象和聲音。
兩個月后,經過乙木培元術培育過的金絲米,終于成熟了。
稻桿比普通金絲米的稻桿要粗壯許多,連稻穗也超過一尺長,幾乎堪比青石山靈境中種植出來的。
乙木培元術培養出來的金絲米,至少在一茬的產量上,已經可以和青石山靈境相比。
只是生長速度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這幾株金絲米從種下到成熟,用時大概兩個半月。
而在青石山靈境,這個過程只需要四十來天。
不過,這幾株金絲米還是有不小的特殊之處。
首先,結出來的稻谷生命力遠超一般的金絲米。
若是用這些稻谷作為種子,以后的產量也會明顯超過一般的金絲米。
只是這種特殊情況能保持幾代,那就不好說了。
想要讓這種特殊情況一直保留下去,就需要每一代種子都用乙木培元術培育。
如此下去,就有可能培養出穩定高產量且生命力強悍的金絲米。
到那時候,也就算是培育出一種新的靈谷了。
當然,這個可能性非常小,即便不是大海撈針,也得是池塘里撈針。
稻穗成熟之后,稻桿依然呈蒼翠之色。
而且,稻桿之中的生命力十分強悍。
這倒是讓劉元辰有些意外,絕大多數靈谷在成熟前后,會將秸稈中靈力吸干。
金絲米的稻桿在結出稻谷之后,即便不枯萎,生命力也會非常弱。
就算留著稻桿,任其繼續生長,后面也很難再抽穗。
在玉津山種植靈谷時,無論稻桿是否枯萎,都會直接刨掉。
而這幾株稻桿,顯然還沒到油盡燈枯的時候。
劉元辰也想看看它們的潛力到底有多大,只是摘掉了稻穗,留著稻桿繼續生長。
那幾株經過乙木培元術培養的黃鱗松,現在也已經有近兩丈高,長勢偏快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