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魂七魄,但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住身。
天地二魂是不管人體運行的,而人體各個方面的運行,是由七魄執掌。
而命魂是人族魂魄中最重要的,意識就來自于命魂。
七魄執掌肉身,也是要受到命魂管轄。
也正是因為如此,凝魄境凝聚七魄,要先將命魂凝聚出來。
現在命魂被已經顯化,依然有掌控七魄的能力,劉元辰對自己身體的掌控力自然會大大提升。
他嘗試控制自己的心跳,剛有這個念頭,心跳就迅速減慢,幾近停止。
修士要控制心跳,確實不算難事。
但是,需要能量支撐,比如用神識壓制心跳。
很多詐死秘術中,都有類似的手段。
而劉元辰并沒有動用任何能量,就能隨心所欲地操控。
眼下這種手段或許沒多大作用,但要是修煉一些煉體秘法,對肉身的掌控力將起到關鍵性作用。
神道和練氣道的凝魄境,對應元靈界地仙道,也就是肉身道的金身境。
而金身境主要的修煉手段,就是淬煉肉身。
劉元辰三道兼修,在凝魄境自然不能只修魂魄,不修肉身。
他沒有急著出關,給二師叔和師尊等人報平安之后,就繼續留在洞府內鞏固修為。
十多天后,他的命魂已經非常穩固。
即便損耗較多,也不會有修為倒退的風險。
此時,劉元辰才想起之前凝聚命魂到一半時,感應到法則的事。
四大境界中,煉氣化神之后,才是煉神返虛。
而參悟法則,就屬于“返虛”這一過程。
要參悟法則,就必須要有元神。
而劉元辰才剛剛凝聚命魂,正處于煉氣完成,剛開始化神的階段。
現在就能參悟法則,屬實有些奇怪。
一般修士從第六境界開始接觸法則之力,修士的實力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法則感悟水平的影響。
修為越高,法則之力的影響力也就越大。
劉元辰盤膝而坐,閉目凝神,以命魂感應周圍的法則之力。
他嘗試了多次,始終沒有再進入之前那種玄妙的狀態。
他并沒有氣餒,而是在修煉之余繼續嘗試。
三天之后,劉元辰完成每日修煉之后,再次用命魂感應法則的力量。
在他的感應中,周圍一切有實體的東西,都迅速變得虛淡。
就連整個蟠龍山,都變得透明了。
隨后,他感應到蟠龍山的山體內部,有一道道流光在緩緩流動。
他隨手抓住一道流光,探查其中蘊藏的法則。
這是土屬性法則,在聚氣成石等天道權柄中,都有類似的法則存在。
土屬性法則也可以細分出許多種法則,比如鎮壓、腐蝕、孕育生命等。
他仔細感應這土屬性法則,想要加深對土屬性法則的領悟。
但費了半天力氣,也沒有領悟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不過,劉元辰也沒有因此而頹喪。
畢竟能直接感應到法則的存在,只是領悟法則的基礎。
法則本身是無形無相,看不見也摸不著。
他感應到的流光,并不是法則,而是法則衍生出來的幻象。
對著一個幻象去參悟法則,自然不可能真正領悟出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