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若有所思“看目前情況,應該還缺一樣”
元墨白言道“依伱自身狀況與修習之道法,冥冥之中已有氣機相連,如果為師所料不差,你這次需要尋找的最后一重機緣,該與真陽奇花相對。”
雷俊明白元墨白所指。
他先前經火髓陽魚和水髓陰魚、未濟缽、既濟石四寶相助,滋養神魂,提升悟性。
某種程度上來說,走得便是陰陽相濟,兩儀平衡之道。
自身修習道法更是無需多提,龍虎山天師府道統素來注重陰陽交泰,龍虎交匯。
如此相合之下,他現在再次謀求脫胎換骨,改良根骨資質,也走這個方向,最為契合。
當初成就潛龍靈體,是機緣巧合之下的無心之舉。
雷俊那時本也無甚道法根基,形同白紙,可以隨意揮灑。
現在他道法初成,倒不是說因此反而有了條條框框。
但從追求未來修煉效率,以及與自身契合度的方面來說,這次謀求提升根骨,尋找和真陽奇花相對之靈物,無疑最適合自己當前情況。
“和真陽相對者,當從真陰著手。”
元墨白言道“接下來,我們都留意下相關方面。”
“辛苦師父為弟子操持。”雷俊謝過元墨白。
從師父府邸出來后,雷俊返回自己的宅院。
先妥善安置培育中的真陽奇花。
然后雷俊平心靜氣,存神打坐,吐納調息。
雖然在仙竹林中待得時間不久,但上清雷府洞天里整體來說仍靈氣充裕。
入內走一遭,得靈氣洗禮滋養,于雷俊身心都有裨益。
他細細調息溫養自己的法力,將這次洞天之行的收獲加以總結吸收。
至于和真陽奇花相對的真陰之靈物,暫時沒有眉目的情況下,雷俊也不焦急,注意留心之余,平時照常生活。
時間走過八月、九月,天漸入秋。
雷俊在龍虎山中,專注于自身修行。
山外世事紛擾。
這一日,雷俊準備去寶閣,領些朱云紙。
在那里,雷俊碰見個老熟人。
當初和他參加同一屆傳度大典入府,成為天師府真傳的上官宏。
除了上官宏外,還有身材中等,貌不驚人但氣息輕靈的道士,外觀年齡看上去三十歲許,神色沉穩八風不動。
“藺師兄,上官師弟。”雷俊招呼一聲。
那三十歲許的青年道士見了雷俊,面露笑容“雷師弟”
對方名叫藺山,乃上官寧長老的親傳大弟子,上官宏同宗同承的大師兄。
其人在天師府里相對低調,一貫不顯山不露水,不似李軒、李空那般出名,但同樣是早已經授箓的天師府年輕一代俊杰人物。
上官宏稍微猶豫一下后,向雷俊行禮“雷道長。”
出于尊重,道童院里小道童對所有經過傳度的天師府真傳,都要使用敬稱。
而理論上,傳度道士面對授箓道士,禮節上同樣要稱呼對方道長或長老。
故而時有流傳“傳度道士,授箓道長”的說法。
“你我同年入府,又是常有走動。”雷俊搖頭“上官師弟何必客氣”
“以后請雷師兄多提點。”
上官宏雖改口,但看著雷俊,仍然感慨“且不說我和師兄學有前后,師兄達者為先,正是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