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年來唐曉棠的不斷完善,不論陽火虎還是陽雷龍,都已經成了氣候。
同雷俊自創的法門一樣,尚需時間的不斷沉淀和積累改良,但個中威力和向上昂揚之氣,毋庸置疑。
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這兩大神通法箓,皆源自唐曉棠自身的純陽仙體。
非純陽仙體的修士修持,目前難以發揮其中真正的威力。
唐曉棠雖自傲,但無意藏私,于修道一途上亦頗能沉得下心,這兩年來已經有意進一步改良完善自創的神通,希望有朝一日,能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適性,最終歸入本派傳承,為天師府神通正法典藏添磚加瓦。
只是,這同樣需要一個過程。
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比唐曉棠從無到有自創這兩門神通更難。
不獨天師府,悠悠歷史長河,足夠長的時間維度下,許多道統傳承有驚才絕艷之輩新創妙法,但只限于自身,驚艷一個時代后很快便成絕唱,只能讓后人在傳說和古籍記載中領略其風采。
許多時候,并非創功者藏私,而是多種多樣的原因共同造成。
類似唐曉棠當下情況的,占了多數。
唐天師自然是不信邪的,有心挑戰慣例俗規。
不過眼下她凝成的天煌純陽法箓,暫時不足以供其他人修成陽火虎。
現在給元墨白,更多是供元墨白做個參考。
從萬法宗壇回來,雷俊言道“師父,如您老人家常教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覺得我這頁天書,您也可以參考下。”
師徒二人對坐,雷俊從真一法壇洞天內召出了當前依附在一起的天書暗面和那頁天書三。
天書三闡釋兩儀陰陽造化衍生的道理,于元墨白設想的水火之變,確實有很大參考價值。
不過元墨白只是大致觀覽一番后便還給雷俊“一步一步來,既然先得了九黎兵主之機緣,那為師的第二神通,就先著落于此,等那之后,再考慮水火之變。”
雷俊“弟子常心猿意馬,思緒飄飛,貪多嚼不爛,今日算是得師父您身體力行又給弟子上了一課。”
元墨白莞爾“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強求一致,不是成了削足適履
為師如此教導你們,主要是為你們打好基礎,但一路行來,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了。”
雷俊“師父您老人家又點撥弟子了。”
元墨白搖頭失笑“伱啊”
師徒之間如此談笑,源于明年新年一月十五,該是新一次傳度大典的日子。
這一次傳度大典,于元墨白來說,除了可能作為高功法師主持典禮,又或者受人之托做保度師、監度師外,其實沒啥要緊聯系,不會有新弟子拜入他門下。
但和雷俊很有關系。
雷長老,這次要當師父了。
不是保度師、監度師,而是正兒八經的度師本師。
某只在道童院里已經成為新明星的滾滾,將參加這次傳度大典,正式入天師府門下,入雷俊門下。
元墨白同樣既高興又感慨。
歲月流轉,他不僅為人師,更要做師祖了。
雖然這一脈門下所傳不多,但個個人杰,堪為師門棟梁,這叫元墨白心中頗為欣慰。
師徒二人又聊一陣子后,雷俊向元墨白告辭,元墨白則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對了重云,當日在南荒時,你所言那佛門法蘊,當下還有留存么”
雷俊“交給白蓮宗后便散了,只有弟子自身印留的底子,雖然完整,但效果比起當初的法蘊要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