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圖吞噬光箭的氣旋,自身四分五裂,對光箭難以構成威脅,反而隨著氣旋四分五裂,將遮蓋在青石島上方法力禁制的掩護,盡數扯去。
雷俊遠遠望去,島上景象頓時為之一變。
青石島上的人,倒是不多。
哪怕是個假宗壇,這一片海域也是黃天道禁地中的禁地,為安全考慮,越少人知道越好。
不過島上林間可見一座又一座高聳的法壇,這一刻齊齊亮光。
威勢雖然不比宗壇,但每個法壇,都是黃天道中人盡心盡力布置。
一眼望去,島前島后,攏共三十六座三層法壇,合四九之數,皆有光輝閃耀,聯合起來鳴動天穹。
當前尚是白天,但青石島上方的天空,竟暗了下來,仿佛由白晝轉入黑夜。
而夜空中的星光,則比方才更加明亮。
青石島上的少數人,這時紛紛行朝真拜斗之科儀。
于是夜空中星光輝映下,島上三十六座法壇,合天罡數,這時連成陣勢,阻攔試圖靠近青石島的人。
而在青石島最中心,火山口下方,則有一座非常獨特的三層法壇,此刻閃動微光,光芒不如何耀眼,但被外圍的陣勢拱衛在中央。
上官勝等神策軍將士面不改色,開始登島。
天龍寺妙意長老領幾名中三天境界的天龍寺僧人,這時和雷俊一起也邁步向前,朝青石島上趕去。
隨他們一起出發的,還有身后一支箭矢終于不再直射,而是斜飛上天。
這斜飛上天的光流,仿佛拖曳長長的尾焰,最后仍后發先至,落在青石島上。
頓時,島上一座三層法壇,被光流轟然擊垮。
箭矢貫穿了法壇,再落在地面上,立馬便是個巨坑,塵土飛揚間,露出下方青黑色的石巖,正應了青石島之名。
一座三層法壇被毀,并不僅僅只是讓陣勢塌去一角,失去三十六分之一的靈力。
而是法壇數量因此不滿天罡之數,從完滿變作不完滿,陣勢馬上渙散。
好在,黃天道另有備用的法壇,這時亮起靈光,重新湊足數字,恢復防御禁制。
但楚羽此刻箭速雖慢,卻例無虛發。
每一箭,必定命中島上一座法壇。
同時,也能強行破開陣勢防御,在對手完整的防御面上生生撕開一道巨大裂縫,將黃天道設置的法壇摧毀。
一箭便是一座法壇。
如同點名一般。
楚羽并不上前,只以敏銳的觀察力和強勁的箭矢,遠程支援沖在前的上官勝、雷俊、妙意長老等人,同時提防對方的領袖太平道人突然現身。
島上雖有備用的新法壇亮起,但畢竟數量有限,架不住被楚羽這般挨個點名。
上官勝、雷俊、妙意長老等人,這時也先后登島。
他們登島后,也開始陸續摧毀那些朝真拜斗,映照星空的法壇。
如此一來,黃天道的備用法壇也很快消耗干凈。
而隨著天罡之數再次不滿,島上防御禁制頓時開始崩潰。
出于保密考慮,黃天道守島主要不靠人力,而是依托島上多年積累下來的各類禁制和陣勢。
但這些都被雷俊等人一一突破。
雷俊當下沒有太多旁的動作,周身上下同樣有大量如星辰般的符箓環繞飛旋,共同構筑其斗姆星神法象,戰斗風格和武道高手上官勝基本可說是如出一轍。
快速靠近,貼身短打,一拳一腳之間,仿佛都有開山斷河之威勢。
其他人不好說,上官勝當前還留有余力,能分出一些注意力去看雷俊那邊。
符箓派修士修習命功,又有道門武學傳承,近距離戰斗力頗為不俗,舉世公認。
但更為世人所熟知者,還是武道修士在這方面登峰造極的表現。
如道家丹鼎一脈、佛門禪武一脈,道家符箓一脈,甚或者巫門血河與儒門經學,都可能有極強的近身作戰能力。
但這方面畢竟比不上專家中的專家,尤其是挪移速度方面,武道修士的平均水平始終獨領風騷。
可上官勝此刻關注雷俊出手,卻發現雷俊舉手投足間,竟似乎都不弱于他這個正牌武道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