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能力觸發張靜真的千里傳音符用來收音,但雷俊沒有這么做。
除非確定對方有問題,否則他不會監聽自家同門。
至于說監聽了才能知道有沒有問題,這類事雷俊并不考慮。
不過雙方關系同樣沒近到能讓張靜真了解雷俊法箓奧妙的程度。
所以雖然麻煩點,但雷俊亦不在意,有要緊事,仍由龍虎山元墨白那邊轉述給他
“純陽宮方面,已經在清查顧翰等人的事情,你這次提及的郭令,已經被他們自己挖出來。”
雷俊“師父,蜀山那邊呢”
元墨白“當年蜀山那場內亂,除了劉東卓外,蜀山方面又列出幾個懷疑對象,但當前尚缺乏明確證據。”
他給雷俊幾個人名,然后繼續說道“不過,尉長老提到一個人,言及當前局面,可能與之有關,其名號,重云你可能也聽過,姓陳,名東樓。”
雷俊“弟子確實有耳聞。”
不過,也只限于耳聞。
蜀狂人,陳東樓。
蜀山派這一輩長老中曾經是最年輕突破至道家煉器派八重天仙游境界的大劍修,百多年前名動天下。
當年,正是陳東樓和傅東森競爭這一代蜀山掌門之位。
彼時,陳東樓技高一籌。
但其人性情疏狂好斗,把能得罪不能得罪的同門全得罪干凈了,不管在同輩師兄弟還是長輩耆宿中,皆是半點人望都欠奉。
說句不客氣的話,都以在自家宗門里的情況論,唐曉棠在天師府,都比陳東樓在蜀山有人緣。
這話可很難說是在夸唐曉棠。
唐天師能成功上位,跟當時天師府內外環境特殊有很大關系。
陳東樓當年在蜀山派,卻沒這樣的機會。
于是最終是傅東森成功登上蜀山派掌門之位。
其后陳東樓負氣出走,多年沒有消息。
故而百多年后的今天,大唐已經少有其名號流傳。
但只要提起這個人名,哪怕年輕一輩修士,仍會很快想起其人。
畢竟蜀狂人好斗之名,并不止局限于巴蜀之地。
只不過因為久不現世,所以大家都傳言他已身隕。
可能,隕落于域外某處洞天或世界里也說不定。
陳東樓離開蜀山前,曾提及要尋回遺失的蜀山至寶紫微劍。
只是這么多年來,不管人還是劍,都一去不回。
倒是十余年前蜀山內戰時,這個名字曾經引人唏噓。
陳東樓毫無人望,負氣而走。
蜀山派選擇了看起來比他靠譜太多的傅東森成為當代掌門。
但也正是在傅東森主導下,蜀山派漸漸改變固有姿態,越來越多同外界交流。
同時越來越多積累門派中的矛盾,最終引發內亂。
蜀山派眾人倒不見得多么懷念陳東樓。
他們的心思,恐怕更多是陳東樓、傅東森二人都不那么合適。
但如果陳東樓尚在,傅東森便難以那般自如地伸展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