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寧“人間道國遺禍無窮,危及各方,還要請楚族各位和天龍寺眾高僧,幫忙一起清剿。”
“這個自然。”楚修遠微笑。
天龍寺妙心方丈同樣應下。
他心中卻想到法清。
之前,妙義長老已經趕往信州龍虎山,希望能問出法清之事的究竟。
東海上關于天理的門戶入口之爭,當前趨于白熱化。
楚修遠同妙心方丈短暫休整后,便離開余杭,重返明州外的海上。
楚羽亦在這邊。
不過,楚修遠沒有第一時間去見自己的小女兒,而是先見到自天理虛空門戶那邊退出來的青州葉族族主葉炎。
不論楚修遠還是葉炎,這趟都親身接觸天理的人與地。
一方面是給唐廷帝室表態,另一方面則是掌握天理的具體實情。
“熾元回來了。”楚修遠不多客套“感覺如何”
葉炎“在人間之外稱皇朝,還當真能凝聚起一部分山河氣運,確實難得一見。”
跟天理方面打交道多了,大唐這邊也漸漸掌握對面部分訊息。
結果,相當一部分信息,都令人意外。
例如,天理之中,亦是一方皇朝。
但這其實不合此世常理。
山河國運凝聚,可稱皇而非王者,需要極為廣袤的山河與百姓。
曾經九天十地之一的歸藏,如今的天理,其中可能蘊含無數奇珍異寶,靈氣豐富。
但面積規模與人口,注定無法同真正的一方人間相比。
這種情況下,缺乏凝聚一大皇朝龍脈國運的基礎。
但天理中人,自稱是皇朝子民。
他們的皇朝名為,大明。
不論楚羽、上官寧,還是葉炎、楚修遠,都未曾聽過有如此一個皇朝。
但這個皇朝,還當真凝聚起一部分山河國運,只是有所缺失。
一般而言,這往往意味著山河有缺,但不代表沒有稱皇的資格。
先前的底子猶在。但不完整。
“沒接觸到所謂的明皇。”葉炎繼續說道“但我發現另外一個詭異之處。”
他目視楚修遠“那所謂大明皇朝的國運,同文人儒生,息息相關。”
不是一個兩個讀書人,又或者修習儒家傳承的皇族子弟。
而是所有讀書人,作為一個整體,令人意外地承載天理中的山河國運。
類似情形,同大唐迥異。
楚修遠聽了,一對雪白眉毛卻揚了揚
“圣天子垂拱而治”
s1字章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