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修遠“西北孤鷹胡人犯境,陛下坐鎮長安處置,山河不穩,確實正需要太子殿下為陛下分憂。”
對太子張徽來講,提升太快了不行,太慢了同樣不行。
雖然帝王天子道提升迅速,儒家修行亦有厚積薄發之能,但從一個大境界到下個大境界,一些水磨工夫的時間是必須的。
積蓄隱忍太過,局勢卻瞬息萬變,真到有需要的時候卻沒可能一步登天。
好在近年來大唐邊患不斷。
太子殿下憂國憂民,有心分陛下分憂,勤勉向學,連連進步,自然誰都說不出什么。
“關鍵,是下一步。”楚修遠喃喃自語。
帝京,洛陽。
東宮內。
太子張徽自門下省政事堂返回。
偏殿里,已經有人在等他。
兩個年輕書生,一個姓葉,一個姓楚。
見到張徽,紛紛行禮。
太子張徽擺擺手“二位都隨意些。”
他沖其中一個青年男子笑道“今天跟令尊請教幾件政事,受益匪淺啊。”
青年男子笑容溫文“殿下言重了,家父常說有您為陛下分憂,實乃大唐之幸。”
其人名楚甫。
乃蘇州楚族老族主楚修遠的長子嫡孫,在楚族第三代人才中出類拔萃。
其父正是楚修遠的長子,如今大唐中書令楚林。
因女皇諭令,如今朝堂中事,大量向門下省政事堂集中,故而中書令、尚書左右仆射職權皆遭侵蝕。
楚林雖然也有參知政事平章的任命,但職權畢竟不如從前。
不過面上他并無任何表示,仍如先前一樣。
唯有楚林之子楚甫,自蘇州而來,入為東宮詹事。
同楚甫當前一起坐在偏殿等候太子張徽的另一個葉姓青年儒生,正是張徽表兄,青州葉族的葉嵩。
“身在帝王家,我也只是略盡綿薄之力。”
太子張徽招呼二人落座“楚國老和外公在東邊可好”
楚甫答道“目前無大亂。”
張徽點頭“辛苦楚國老和外公奔波。”
葉嵩“南邊九黎,同樣暫無大動靜,接下來主要看西北那邊,再就是,南邊龍虎山天師府和人間道國方面。”
張徽聞言便感慨“之前還和表兄聊過龍虎山,此地當真是道蘊鐘秀,臥虎藏龍啊。”
葉嵩、楚甫皆沒有反對。
天師府這趟同人間道國的大戰,結果出乎絕大多數人預料。
許元貞不在。
龍虎山天師府卻仍然重創人間道國
雖然有蕭雪廷、張東源、張峻海等人馳援,更有出乎世人預料的法清和尚重現人世,但天師府的戰果還是太過驚人。
此前,外界的預期充其量是天師府守穩龍虎山祖庭,令人間道國無功而返。
結果好么,黃玄樸都暴露身份親自上陣了,結果沒拿下龍虎山不說,反倒是人間道國快崩了。
“不知天師印何時重返龍虎山。”楚甫搖頭。
葉嵩“應該不會早于晉州之戰,可能是其后蜀山、南荒連續驚變,引動地脈變化所致。”
“天師府以外的人先不提,天師府以內,唐天師和元長老,以及天師劍,實力高強無可厚非,但都擺在明面上。”
張徽“變數主要在一印一人,天師印就不用多說了,那位雷長老”
他看向葉嵩,笑嘆“還記得咱們當初聊的么”
葉嵩“殿下料事如神,雷俊果然如他師父元墨白般,一鳴驚人。”
張徽笑著搖頭“表兄別往我臉上貼金了,我雖然有幾分猜測,但還是小看了那位雷道長,他可不是只會一門心思苦修,實戰斗法,同樣堪稱一代天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