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雷俊此前便有所耳聞。
他此刻關注的事在另一方面。
法明和尚雖不似王歸元、未來彌勒、大空寺方丈圓滅那般驚才絕艷,但他在同境界下的實力已然不弱。
比起同門長輩妙意長老也不遑多讓。
但此刻面對這蘇姓高官,卻第一時間便受制,且越來越落下風。
是這蘇姓高官實力遠超同儕
憑雷俊眼力和悟性觀之,是也不是。
誠然對方實力亦不弱,但正常情況下大約應和法明相若。
可現在卻壓了法明和尚一頭。
如果雷俊沒有看錯,這是法統分別所致。
大明皇朝治下的儒家理學,壓了大唐皇朝治下的佛門發愿一籌。
這門道統,如藩籬般限制其他各大道統傳承。
一方面是其自身有獨到之處,另一方面恐怕是因為傳聞中,這些理學修士與君同擔,與國同戚,承載山河國運雷俊若有所思。
但方才同楚昆交手的那些中三天理學修士,卻沒表現出這方面的明顯優勢。
再觀察一眼,雷俊神情略微古怪起來。
在場同天龍寺眾僧以及楚昆交手的理學修士,修為高低皆有。
唯一的上三天大儒,那蘇姓高官,氣運加身,對上同境界的法明和尚有明顯優勢。
和楚昆等人纏斗的中三天理學修士,則顯得相對正常,沒有明顯受益。
而幾個下三天的年輕儒生則是反而看起來平均水平明顯弱于同境界的其他道統修士。
“”
雷俊少有地啞然。
伱們該不會是打破修行界歷史常規,年輕時吃苦,越老越吃香掌權的路數吧
再聯想到對方修行另一大法門是名為綱常的上下難違之制,雷俊雙眉不禁微微揚起。
他不及細想,心中微動,察覺到遠方另有旁人隱藏,正窺視這邊理學修士同天龍寺僧人的大戰。
雷俊眼眸中天通地徹法箓悄然流轉。
然后,幾個人的身姿便映入眼簾。
那同樣是幾個修持儒家理學法門的修士。
雖然都著常服,但養出的官體聲氣非常明顯,掩蓋不住。
他們遠遠望著交戰雙方。
當中一人低聲道“撫臺大人料事如神,那些和尚果然找來這里,只是為首者只得七重天修為,怕是無法阻止王部堂和蘇大人的布置。”
為首一個中年男子說道“希望這些和尚,能招來更多高手,從而破那日月同輝,滄海聚氣的祭禮。”
他身旁一人有些猶豫“撫臺大人,天理靈氣流轉,確有可能在未來漸漸開始衰落,王部堂他們此舉雖魯莽,但如果能成,實有益于我大明”
那撫臺大人不疾不徐轉頭,面無表情。
他雖無疾言厲色的呵斥,但方才開口規勸那人頓時汗如雨下。
旁邊其他人說道“天理未來如何,尚難定論,但如果給宋閣老、王部堂他們的吳黨得勢,那才是要朝綱大亂,動搖社稷”
對面的人滿頭大汗,向那撫臺大人拜倒“下官失言,望大人恕罪”
那撫臺大人重新轉回頭,淡然道“心懷家國是沒有錯的,但很多事不能只看表面。”
對方面如土色“下官知錯。”
雷俊靜靜看著這一幕。
嗯,誠如大師姐所言。
這天理中的人和事,有其獨到之處,但惹人厭。
雷俊視線轉向遠方大青灣海上。
在那里,另有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