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亦是相同模樣。
見禮過后,這位原本來建業主持第三座學宮創辦,但因東海意外變故而來幫忙的學宮祭酒言道“天理中人,意圖動蕩我大唐地脈,導引天地靈氣入天理,此等掠奪行徑,斷然不行,多得天師府、天龍寺各位高人阻止,方才沒有釀成大禍。
為防止對方卷土重來,余杭方面葉族主和楚國老,都有意通過余杭、明州兩個方向一起出擊,從源頭阻斷天理中人的妄念。
方某先行而來,晚些時候還會有更多人到。”
雷俊、妙心方丈自無不允。
雙方見過禮后,開始一同出海。
路上,雷俊等人交流對照余杭和明州方面的各種訊息。
“沒有天理那邊的史料文獻可供查閱,因而不好下斷言,但目前通過那些天理修士口中可知,兩方人間的歷史進程,到大漢皇朝末年時,仍大致相同。”
雷俊徐徐說道“但在那之后”
方岳、妙心方丈都輕輕點頭。
當前是大唐皇朝第五位帝皇張晚彤當政之年。
因為先皇張啟隆同張晚彤是兄妹,故而當前仍是張唐宗室第四代人。
在大唐皇朝以前,曾有過大隋皇朝等等。
秦、漢歷代皇朝以降,直至如今,悠悠萬古,滄海桑田,不知發生多少變化,又不知埋葬過多少人。
大漢,亦是歷史上曾經鼎定江山多年的皇朝,曾經涌現過多位雄才偉略的漢皇。
而之后巨人倒下,亦曾在天下間掀起多年動蕩。
就雷俊所知,此方人間天地靈氣漸漸轉為稀薄,便是在大漢末年。
直至最近,人間天地靈氣潮涌,方才重新轉盛。
在大明皇朝流傳的史書記載上,與此亦大差不差。
但問題出在大漢皇朝倒塌之后。
大明皇朝所在人間,在那之后的歷史更迭,同雷俊、方岳、妙心方丈等人所知,完全兩樣。
例如,王奉等人所熟知的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大隋、大唐等皇朝。
群雄逐鹿,另有英雄起。
按照年月對照,王奉等人所知歷史中,這個時候,應該是另一皇朝統御人間。
其名為,大周皇朝。
又被后世的大明中人稱為后周。
時間上也不是完全同大唐平齊,而是比大唐略晚幾百年立國,在此之前則另有其他皇朝。
而兩方人間最大的差別在于,大明那邊的歷史長度,比大唐這邊,足足多出兩千四百余年。
反復確認這一點后,雷俊、楚昆、方岳、妙心方丈、法明和尚等人不禁面面相覷。
大明相關史書記載中,后周皇朝滅亡后,取而代之者,稱大梁皇朝。
理學最初萌芽,便起自大梁。
但其后大梁皇朝為北境邊疆崛起的異族所覆滅。
其時正是馬踏江山,文華掃地。
異族以武立國,武道真意荒莽原始而又蠻橫霸道,對儒家修行者有極強的壓制和破壞力,對上其他道統修士,同樣強橫,最終成功橫掃天地。
不過,在其穩固江山的過程中,漸漸文武合流。
異族最終所建立的皇朝國號,亦取自中原文華大哉乾元之章句,最終定名為大乾皇朝。
而正是大乾皇朝崩滅后,大明皇朝立國。
前者國號源于大哉乾元一句,后者同出一文,源自大明資始之章句。
而在大明皇朝立國之后,又重新確立儒家理學道統為文華正朔。
正是在前朝大乾治下文武合流階段,儒家理學漸漸改良變化,終于不再那么容易為大乾武道所克制,其后日趨完善。
楚昆目光一閃,看向自家師兄雷俊。
就見雷俊神情如常,目光在望著東海方向。
但雷俊視線所注視的方向,并非指向天理和大唐人間相連的虛空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