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此地者,最高修為七重天境界。
其人實力雖然不俗,但比之當前的雷俊無疑相差甚遠。
雷俊將他們拿下,不費力氣。
倒是后面,有其他天理修士從別的方向,自外圍靠近,也向楚昆、方岳他們所在的潔白寶光襲去。
不過雷俊沒有回援。
楚昆、方岳他們自可處理。
來者中有七重天境界的理學大儒。
和當初那姓蘇的文士一樣,臻至上三天境界的大明高官,得氣運加持,對上同境界的法明和尚,可以占據上風。
但是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方岳鎮靜開口,聲音清朗,語氣平和。
但海上忽然波瀾起伏,浩蕩長河仿若憑空而生,懸于天空之上,然后轟然落下。
長河一成,瞬間將周圍大片范圍里的天地靈氣全部匯聚到自身河水中,從而形成莫說凡人便是修士也畏懼的恐怖靈氣大河。
河水沖擊之下,無窮偉力仿若無邊無際,悍然沖垮對手仿佛堅硬如鐵,堅固如城的濃墨。
大唐修士如今同天理修士打交道漸多,有雷俊等先例在前,是以不管是誰,大唐修士現在對上天理的理學修士,都是不動手則已,動手便出全力搶攻,謀求速戰速決。
方岳看似不顯山不露水,但儒家詠誦一脈的他開口,當場就把一位同境界的七重天理學大儒生生貫入海底。
如此實力,叫雷俊、楚昆師兄弟都為之側目。
雷俊看得津津有味。
方岳少年成名,已經名動天下多年。
除了修行進步飛快之外,其斗法實力,亦遠超同儕。
只是他素來極少與人爭斗,是以僅少量消息流傳。
雷俊多年前曾親眼旁觀方岳詠誦章句。
時隔許久,如今再次目睹,讓他看得連連點頭。
在雷俊看來,方岳剛才這出手或者說出口一招,值得贊許處不在于靈氣所化長河多么浩瀚雄渾,而是在于水勢滔滔之下,方岳仍然可以進行非常精細而又準確的控制。
水勢雖大,但不僅不傷附近楚昆等人分毫,亦不影響自家正沖天而起調動天地靈氣的潔白寶光。
長河激蕩奔騰,攻擊敵人之余,甚至還能多用兼顧,把法明和尚、楚昆等人一并捎起。
借助水勢,楚昆、法明和尚他們出手,更加不易抵擋。
方岳開口一句后,所生水勢隨心,即可自行傷敵,還能配合同伴。
其中精細與綿長,比水勢之浩大更令雷俊印象深刻。
對面其他天理修士見方岳如此強悍,連忙一起出手,流星雨般密集打來眾多墨字。
但方岳剛才章句靈氣凝聚下,并非只顯現一條巨大的靈氣長河。
連綿山峰立起,高聳入云,懸于滄海之上。
難以計數的山峰并排之下便仿佛堅不可摧的墻壁堡壘,將漫天流星般的墨字全部攔下。
雷俊遠遠望去,山峰如真實般,被墨字擊打,連續有土石開裂,下滑滾落。
但山峰本身巍峨而立,不見半點動搖。
面對理學修士,下三天層次的交鋒,大唐修士占據壓倒性優勢。
中三天層次的交手,雙方同境界的情況下,大體勢均力敵。
而上三天層次的較量,天理修士便開始占優。
大唐修士冒險搶攻,反而容易把自身搭進去。
可方岳一招之下,攻防兼備。
連綿高聳入云的山峰,被對手的墨字擊打不見動搖,但馬上就被方岳本人控制,地動山搖,大片高峰主動傾倒。
恐怖的山巖仿佛從天而降,把靠近的理學修士全部砸落,并狠狠向海底壓去。
給方岳的對手多準備一番,憑制義、祖制、綱常等法門隨時間推移而效力越來越大,此戰或許還有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