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浣生“先驚艷十足,八重天一層境界憑道家符箓派三大法象加身,短短時間內便擊敗八重天二層的天理修士。
但之后因理學祭禮而被鎮封,長時間后方才脫困,不過他是憑自身脫困。
那鎮封確實不同凡響,傳聞蘇州楚舒音三箭也未能將之破開。”
方景升同方浣生對視“這祭禮,不妨設法尋蛛絲馬跡研究一二,雖是理學祭禮,如能重現,將來或有大用。”
“我已吩咐族中子弟前往東海。”方浣生答道“相信蘇州和青州,也在著手揣摩。”
方景升頷首“莫要因這祭禮便小瞧了天師府雷重云,能短時間內快速擊殺境界更高的對手,足以證明其天資才情。
當日龍虎山一戰,千葉蝶王、容光塵、尉柒月速敗,天師府破局的關鍵看來確實著落在天師印和他身上。”
方浣生“我明白。”
不是雷俊因那理學祭禮被困,而顯得他弱了。
恰恰相反,正是因為能困住雷俊多時,凸顯出那理學祭禮的價值
外界紛紛擾擾。
雷俊這段時間則安穩待在龍虎山上,靜心修行。
不過,中間有個小插曲。
天書暗面宇宙那邊,他放出的月孛星有著落了。
該說不說,大家確實有緣。
得到雷俊第三枚暗曜的人,正是當初在東海有過一面之緣的明朝人。
聶放。
當初他雖然沒有仔細檢查聶放的魂魄身心狀態,但對方憑殘缺道經自學偃師一道,并且還能初有所成,除了悟性方面過人外,其神魂并不可小視。
那偃師一脈傳承,雖然兼有道家符箓派和煉器派的路數,但只看其煉制青銅機關人并駕馭的模樣便知,必是更注重神魂之性方面的修行。
雖然地理上,仍相距遙遠,不過咱們也算是又見面了雷俊莞爾。
不過,較為出乎他預料的則是,聶放眼下還獨自在外飄著。
雷俊原以為,對方大致了解大唐這邊的情況后,會投效唐廷帝室。
或者,投身學宮。
雖然聶放是道家修行的底子,但他當前仍受天理的理學禮制影響。
由于天理通往大唐人間的虛空門戶被鎮封,所以這方面的影響減弱了許多。
可多少仍然存在,而且這是一重巨大隱患。
聶放好不容易擺脫束縛,自然希望徹底斬斷相關干系。
這方面,大眾認知里,毫無疑問秉承這方人間山河國運的唐皇,最能解決問題。
但聶放卻猶豫了。
因為在天理的遭遇,所以對朝廷有所顧忌么雷俊猜測。
誠如他所料,聶放確實是因這一點而猶疑。
不過他也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想要抹消天理那邊的儒家理學影響,這邊的一些風險甚至代價,他便該當承受。
而正當聶放準備下定決心之際,另一重機緣卻出現在他面前。
看著那蒼白的古怪宇宙,聶放一時間失聲。
他的問題,雷俊確實有辦法解決。
指著天理儒學禮制和山河氣運做什么精細操作,雷俊當前還沒竅門。
但只是清除斬斷這些,天書暗面之力,便是合適的刀鋒。
只不過需要一些時間慢慢湮沒,所以不適用于實戰中和理學修士交手時。
現在招呼聶放,自然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