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抱節、藺山齊齊應諾一聲,各自忙碌。
雷俊正琢磨著,忽然心神再次微微一動。
縱使未來彌勒崛起,此前大部分人也只是認為他雖動搖靜山和尚的地位,但短時間內難以接近對方實力。
其人同唐廷帝室之間來往雖然較多,但在東宮儲君問題上則素來謹慎。
但過程看起來并不如何輕柔,反而激烈至極。
雖然相當一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于在學宮授課,但身在帝京交游廣闊,藺山建立廣泛人脈關系的同時,也為自己爭取到一些機遇。
他看似在穩定山嶺地勢,實則法力凝結成一束,一路向下,深入地底。
雷俊面色如常“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一行三人沒有急著直接往離仙山和云霄山脈行去,而是在附近山川間游歷一番。
雷俊引導下,大家很自然便來到鹿萍山一帶。
好在張徽修為提升到七重天境界后,可駕馭更高品質的皇室重寶。
正常情況下,大周天法鏡這般凝聚鏡光直視,有可能被心靈感知與洞察高明的對手察覺端倪。
出于各方面考慮,他近些年來便在一點一點不斷展現自身能力,豎立聲望威信,慢慢積累蓄勢。
其出招如山崩,令人難以招架。
雷俊通過大周天法鏡看著,連連點頭,確定對方比幾年前在南荒時,神通法力都又有精進。
靜山和尚面不改色“唐廷治下景象,再虛假不過,只有我佛主導的白蓮新世界降誕,新破舊世,方才能拯救這人間靜久師兄同你,已經踏上邪道,定當清除你們,白蓮一脈方可重歸正道,貧僧唯一只可惜下定決心還是晚了”
“留神。”
他身上便袍之外,忽然有玉光凝聚,形成如虛幻玉甲般的存在,片片寶玉交織,看似脆弱,卻蘊含極強的護御之力,幫這位大唐太子擋住白蓮宗虛幻凈土破碎帶來的沖擊。
看來,可能同地脈動蕩相關雷俊心中若有所思。
不過那邊張徽實力不俗,硬生生撐到風停雨歇。
獨鈷印生身心穩定不動不搖之妙義。
另一派則無心被動等待,認為如此行徑只會不斷消磨意志,當主動出擊,顛覆皇朝,把握一切可利用的機會,早日迎接白蓮凈土降臨,化人間為凈土。
張徽畫筆相對普通,沒有他玉甲那般神妙。
從雷俊通過大周天法鏡的視角看去,就仿佛天鼓嶺上忽然有巨大的白蓮盛放然后又逆向收攏,形似兩只佛掌,一并合十。
福至心靈,一個名目自動在雷俊腦海中呈現。
雷俊則通過大周天法鏡淡定看著天鼓嶺那邊的情況。
而如此手段,于儒家經學修士而言,至少要八重天治國境界才有。
他不急不躁,立于鹿萍山山頂,看著卓抱節在山上各處好奇地檢視野生藥材,看著藺山在山林間盤膝而坐,吐納天地靈氣。
“接下來只有我們自己同門,行程可以安排得隨意些了。”
而另一方面,未來彌勒不斷進步,已經要到再難制約的地步。
未來彌勒雖然同樣通曉佛門禪武之道,但僅就目前而言,單憑禪武身手,他也難以言勝。
但藺山作為不足百歲的六重天境界天師府長老,本就是龍虎山一脈高功之下最有分量的骨干之一,有心經營之下,收獲不小。
有某樣東西,順著地脈,仿佛漂流而下,到了鹿萍山這邊。
天鼓嶺方向開出一道中中平簽,不過其中關于危險,對應的應該是雷俊個人水平。
先前被雷俊暫時擱置有關于黃泉和忘川煙嵐相關事,接下來可以考慮重新拿上日程表安排了。
晚些時候,朝廷和山門陸續有消息傳來,卓抱節、藺山方知事情原委。
白光流轉下,他整個人仿佛化身一尊玉佛,沒有任何脆弱易俗之感,反而令人生出堅不可摧,金剛永固之大自在意境。
這種情況下,雷俊大周天法鏡的觀測,可以更舒展些。
這次的簽運,天鼓嶺那邊應了“雛龍險行”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