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者,洞神,洞玄,洞真。”
雷俊“本派一到九重天修行,都可概括為洞神,洞神通神,學有所成,于是我們在上三天時修成法術,可稱神通。
而再向上便是洞玄,也就是俗稱的仙境,只是此前數千年靈氣低落,很久沒出過洞玄登仙之人了。”
道家丹鼎派那邊九重天內分五層稱五氣朝元者,亦是同樣情況,追求最終推開仙門,元嬰成就元神之境。
相對應者,倒是道家煉器派或者外丹派那邊更為直白,稱九重天大乘五層修行為五氣朝仙,求得就是得道成仙。
外丹五氣,則是生死氣、紅塵氣、蒼茫氣、神明氣和寰宇氣。
又稱幽冥之氣、人間之氣、大地之氣、通明之氣和天宇之氣。
外丹五氣合一,九重天大乘之境圓滿者,稱散仙之體,又稱小逍遙,再向上一步推開仙門,方得大逍遙。
“人間,或者說大唐人間,各家修行路數都很多年沒出過仙境修士了。”
楚昆出身蘇州楚族,對儒家那邊有大致了解“蘇州的老族主,同滄州那頭老狐貍一樣,都是儒家經學平天下修成三經的修為。”
儒家三脈修行,九重天時亦都被稱為平天下之境。
只是九重天內五層境界細節各有所不同。
不過當前大唐的九重天大儒皆經學出身。
經學一脈九重天稱平天下五經,分別為詩、書、禮、易、春秋。
“師兄,佛門發愿一脈修行,也是九重天四層到九重天五層圓滿時,會有較大不同么”雷俊問一旁王歸元。
不論符箓派五氣朝玄,丹鼎派五氣朝元還是外丹派五氣朝仙,以實戰斗法論,在九重天境界內部,從四氣到五氣,都會有一道明顯的分水嶺。
“佛門也大致一樣。”
王歸元頷首“發愿一脈至九重天圓滿,解脫智慧之境,斗法較之先前會有明顯增進,不過于佛法而言,慈悲為懷,修心為上,本就不該追求好勇斗狠。”
佛門正宗四大傳承,九重天境界時習慣上稱之為法身境界。
發愿一脈九重天法身境界修行五層,分別為加行、安住、觀智、證悟和解脫智慧。
“大師兄,聽說佛門手印一脈九重天法身境界,稱五相成身”楚昆好奇地問道。
王歸元“對,先成法身,再得通達菩提心,接下來修菩提心,成金剛心,證金剛身,最后如果能佛身圓滿,便可以成就金身之境。”
佛門證得金身,對應的便是道門登仙。
“修行路漫漫”楚昆感慨。
他成功修成七重天境界,剛剛臻至上三天層次,這次專程來觀戰,一方面機會難得開闊眼界,另一方面也沉淀心神。
“大師姐沒有占到上風。”楚昆看了片刻后,收回視線,看自己兩位師兄,有些不確定地說道“掌門師姐看上去,比此前龍虎山大戰時,更高明許多”
唐曉棠境界無疑高過從前。
楚昆此時疑惑處是覺得對方和同境界對手相比,神通法力似乎更加霸道了
他初時以為是自己修為不足眼力不夠,但雷俊、王歸元同時點頭,肯定了他的看法。
“隨著境界升高,小師姐和同境界對手比,確實優勢更大了。”雷俊言道。
八重天時的唐曉棠對上相似境界的許元貞,表現不會有現在好。
“因為掌門師姐許多神通法術,是自創的”楚昆恍然“隨著時間推移和她修為增長,新創的神通法術越發成熟完善了。”
雷俊目視遠方“兩個原因,伱所言是其一。”
眼前世界仿佛被分為兩半,一半純金,光輝熠熠,一半純黑,寂靜深邃。
雙方互相碰撞擠壓。
但誰都沒能徹底壓倒對方。
許元貞當前修為境界,小層次上其實更勝唐曉棠。
但一來差距不似四氣到五氣圓滿那么大,二來許元貞本也無心憑境界壓人。
雙方此刻誰都無法將對方攝拿入自己的大乘道景內,便在兩方大乘道景碰撞的同時,直接短兵相接。
雷俊如今修為眼力,可以看清交戰雙方各種細節。
許、唐二人這趟算是將軍火庫全部亮出來了,讓旁觀的雷俊看得直呼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