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不濟,不能被雷天師反對。
上官正清告退離開后,不巧正遇見來自北地趙王府的大將,江淵。
二人相遇,目光皆是一閃。
上官正清神色平和,面帶微笑,彬彬有禮,主動問好“將軍。”
江淵還禮。
雙方并未多言,很快錯開而行。
上官正清表現出的輕松姿態,則令江淵對自己此行的成果,感到不樂觀。
他穩了穩心境,前往便見新任天師雷俊。
北地趙王這些年的變化,有目共睹。
雖然沒有明面上的動作,但老趙王打什么主意,部分人心中已有猜測。
那么他眼下就面臨和東宮一樣的問題。
天師府同唐廷帝室正朔,準確說,同當朝女皇陛下之間,聯絡較多。
趙王張騰和太子張徽在這方面已經落后。
如今情況,不指望雷天師和天師府能直接改弦更張,但至不濟,需要他們盡可能保持中立。
天師府扶保大唐,乃是美談。
如果能不介入皇室內部之爭,便更好不過了。
當然,觀目前局勢,這有很大難度。
少許變數,反而正在此番天師之位變動。
相較于行事隨心所欲且張揚的前任天師唐曉棠而言,新任天師雷俊則偏向于淡漠寧和。
除天師府自身相關事及人間道國這般存在外,這些年來他少有主動介入外間事,絕大多時候都在山上靜心修行或打理府中日常事務。
雖然看上去淡漠到近乎冷漠,但對趙王來說,這比天師對朝廷事充滿熱情要好得多。
雷天師和天師府保持中立,不介入皇權爭斗,便是最理想的情況。
“卓道長已有大家之風,天師門下,名師出高徒。”江淵贊道。
雷俊“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是華節自己修行勤勉用功。”
江淵“天師實在太過謙了,不論現在還是將來,這都將是一段佳話。
說起來,北地幽州一帶雖然苦寒,但新近有非常適合修行道家傳承的好苗子涌現。
幽州之地,缺少道門大家,留在那里,難免埋沒,趙王殿下知情后,有意資助他們南下來龍虎山求道。
但在此之前,自然要先問過天師的意思。”
雷俊知道對方的潛臺詞,在于他這位新科天師,有無再收親傳弟子的打算。
這些年來,關注此問題者,趙王張騰不是第一個。
包括潯安王張穆、上官一族的上官勝等人,同樣關注這方面的問題。
尤其是雷俊接掌龍虎山祖庭門戶的今天。
如果說以前還有人惦記雷道長的姻緣之事,那隨著雷俊年齡、修為漸長,已經無人再敢多打聽這方面的事。
有心者開始盯上雷俊親傳弟子的位置。
如今天師親傳弟子,更是意義和待遇皆非凡。
一如當年上上任天師李清風在世之時收徒,每每吸引人眼球。
當中一些選擇,更是耐人尋味。
許元貞、唐曉棠門下一直無傳人。
雷俊門下則好歹有個卓抱節。
既然開了先例,大家便都惦記上了。
“本派接引向道之人回山,首重緣法,素無強求。”
面對江淵,雷俊平靜言道“有天才俊杰主動來龍虎山求道,同樣是一重緣法,自無不可,趙王殿下有心了。”
江淵聞言,暗中松了口氣。
不同于當年李清風那時。
如今想要成為雷俊親傳弟子,家世看來起不了作用,必須本人能入雷天師法眼才行。
不過,雷俊并不排斥來自北地幽州的人前來龍虎山尋仙問道。
至少,他沒對趙王殿下流露出明顯的惡感。
有這一點,江淵一直懸著的心,頓時便放下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