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是因為他的畫太優秀。
青州葉族以畫聞名,也沒幾個人能蓋過現在的他。
一旁另外兩個聽眾,這時也都鼓掌“殿下過謙了。”
張徽笑道“青彥還可能安慰我兩句,永山先生的夸贊,我可是會當真的。”
對面永山先生方岳平靜但認真地說道“殿下于音律之道,已有不俗造詣。”
一旁孟少杰則微笑“殿下,學生方才所言,同樣發自肺腑。”
張徽笑道“天師當面,永山先生更是大行家,青彥莫要再抬舉我了。”
方岳“大家不敢當,不過當日龍虎山傳位大典,方某因為一些事未能前往道賀,今朝拜會天師,也容我獻丑一曲,聊表心意。”
雷俊“方居士太客氣了,貧道實不敢當,今日貪個耳福,先謝過居士。”
方岳“豈敢。”
說話同時,他取出一支看上去品相普通的竹笛。
太子張徽撫掌笑道“我拋磚引玉,成了。”
方岳向雷俊、張徽、孟少杰三人點點頭,然后吹奏竹笛。
他是儒家詠誦一脈已經出神境界的八重天大儒。
此刻無需特意引動周遭天地靈氣,便在雷俊等人眼前營造一片妙境,周圍景象改變,眾人如在青山碧水之間。
待方岳停歇,余音裊裊,字面意義上的繞梁不絕,衍化山川錦繡經久不散,令人如入仙境。
“久不動了,好在沒有生疏,不至貽笑大方。”方岳收起竹笛。
他近些年來常忙于學宮中事,確實少動樂器。
但到他如今的修為,一切已近乎于道,時隔良久仍信手拈來,不至于生疏。
“各地學宮漸多,方居士一人分心兼顧,勞心勞力,令人佩服。”雷俊言道。
這幾年,隨著洛陽、長安、建業三地學宮漸漸走上正軌,方岳奉女皇詔令,開始創辦第四座乃至未來更多的學宮。
“學宮中成材者漸多,我近年來其實輕松不少。”方岳沖孟少杰點點頭。
對方已經是如今學宮的招牌人物之一。
就在三年前,孟少杰成功修成七重天境界。
這是大唐學宮培養出來的第一個上三天大儒。
到今天,孟少杰年齡也不過四十六歲,尚不滿五十,前程遠大。
這還是在他此前修行蹉跎多年的情況下。
但一著開竅,厚積薄發,很快便沖天而起。
更讓蕭春暉、方岳欣慰的是,孟少杰之外,學宮中漸漸有其他新人開始成才。
“凌輝、宋航,雖然還是中三天修為,但都非常有潛質。”方岳認真說道。
雷俊“多虧陛下和蕭、方二位居士多年苦心,方得此氣象。”
太子張徽亦感慨“回想昔年在學宮聽諸位先生授課,如在昨日,今朝學宮不斷壯大,實在令人欣喜。”
方岳看向雷俊“學宮有意在瀟湘岳麓一帶增設新宮,望天師和龍虎山莫要介意。”
雷俊“貧道樂見其成,設在豫章亦無妨。”
方岳“湘王殿下盛情難卻,瀟湘之地文華若勝,則南荒、黔州等地皆受益,如能得天師和龍虎山周全,實在更好不過。”
眾人再聊幾句,雷俊看向孟少杰“聽說小孟居士有意離京出游”
孟少杰“讀萬卷書同時,亦當行萬里路,故而學生有意出游四方,實地考據碑文典籍文獻,以增長學問。”
他成就七重天境界,別開生面,瀏覽大量史書并歸納修繕,除了蕭春暉和學宮的大量藏書外,還有太子張徽和方岳的大量書籍文獻。
是以此前閉門不出讀書多年,積累仍日漸豐厚。
不過隨著修為漸深,孟少杰的修行之道,也開始不斷向寬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