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陰沉沉的,正如準備等著秋收稻米的人的心情一般。
再有個二十天,水稻便能收割、晾曬、入倉,偏偏的老天爺不作美,若是一場大雨砸下,損失定然增加。
天氣并未隨著人的愿望去改變,咔咔咔的大雷響個不停,聽動靜,似乎要把房子震塌。
寧國府宣城黃池鎮下丘村,村民們在晚上的時候透過紙窗看著外面一道接一道的閃電,聽著一聲連一聲的雷鳴,眼中滿是愁色。
“娘,憨憨哥在山上會不會害怕那么大的雷,要是把他劈了怎么辦”
一個是十幾歲的少女趴在床上,擔憂地與母親說話。
“不怕,山上的廟里有山神保佑,山神保佑唉”一個婦人的聲音響起。
“明日早我就去看看,娘,記得煮個雞蛋。”少女依舊愁緒難解。
“好,明日便去。早知如此,應該讓憨憨在祀堂里住,他非要去山上廟中。”婦人的聲音又起。
“嗯一定沒事的。”少女嘟囔著翻個身。
差不多的話在整個村子里有人說起,大家皆擔心憨憨這個人。
憨憨是個傻子,村里十二年前請來的傻子,當時戰亂,從別的地方看到個孩子,而且還傻乎乎的,兩歲了不會說話,見誰都呵呵笑。
這樣的孩子村子里覺得好,請過來當守村人。
祖輩傳下來的規矩,村子里必須有個守村人,要傻傻的、憨憨的,要好好養著,養到死,再找一個差不多的人。
規矩說是若無守村人,必有禍亂根。
村子的人原來的姓氏有十多個,以朱姓為主,之后受戰爭勝負影響,其他姓氏一律跟著姓朱。
村子一百四十一戶,口五百五十,加上朱憨憨五百五十一口。
大家不愿意叫傻子,守村人嘛說傻子不好,稱呼為憨憨。
養了整整十二年,村民誰家做好吃的了就給憨憨一份,平日里則是里長家東西。
尋常時候,憨憨會安排在哪家或祀堂里住,在祀堂有人陪同,偶爾憨憨會去山神廟,大家供奉,留的東西就是憨憨吃的。
今天日子不巧,各種因素加起來,憨憨沒在祀堂,更不曾住在里長家,村民不免擔憂。
咔咔的閃電伴隨著轟隆轟隆的雷聲,一村人皆惦記守村人。
“不行,我得去看看。”里長從塌子上起身,用火石點燃油燈,再到外屋取出油紙提燈。
他這一有動靜,另一個房間的門開了,一個年輕人揉著眼睛“爹,我和你一起去。”
“去,穿好蓑衣,到外面,看你三叔家睡了沒沒睡叫上他。”里長點頭。
二人出來,再看別人家。結果睡不著的人家紛紛跟著人一起去山神廟。
他們的想法是一樣的,守村人不能出事兒,莫說是人啊即便一條狗,養十二年也養出感情了。
雷電依舊不息,一盞長明燈擺在神龕前。
做了個夢的朱聞天睜開眼睛,茫然地打量著環境。
“這是哪啊我以為我掛了,結果我還活著,我周圍是什么東西,廟啊看著像,不是寺,絕對不是,也不是觀,布局不同,那我這是”
朱聞天嘟囔著,卻一點不擔心,臉上還帶著笑容,開心的樣子。
他是一個據說受詛咒的家族的后代,整個家族沒有一個活過三十歲的。
家族中的人都牛逼,比如他,一目十行,過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