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大明生產成本降低,技術性提高,會在貿易上出現順差。
這是改變了的結果,改變后,貿易順差過程中,外面白銀多。
自己留白銀,大量白銀進入大明,豈不是貶值了
銅能夠用來做東西,白銀做什么電閘上的觸點又沒有電。
說不定歷史改變后,大明會像清朝時期,銀子當成主流貨幣。
他考慮得多,他的小伙伴們想法簡單,找人制作雪泥,刨冰。
當麥子抽穗一半的時候,李知縣一幫人再次到來,觀摩學習,哦,叫指導工作。
下丘村從周圍的村子雇人來幫忙把黃麻移植到水田中,干一天給二斤稻子,中午管頓飯。
正是農閑的季節,別村聽到居然有這等好事,踴躍報名參加。
莫說還給二斤糧,哪怕只憑借一頓飯,他們也愿意。
屬于青黃不接的日子,一些人家里基本上沒糧了。
“宜長,我看下丘村不少村民閑下來,何不少雇人”
李知縣站在田邊,他日子過得滋潤。
下丘村又賣了一次香皂,跟上回的香味不同。
帶到城里,繼續讓衙門中的人幫忙試用。
又說沒有香味的肥皂工藝改進,看看跟之前的在洗衣服方面有何區別。
第二回可是各給二百塊,聽說那一百塊,衙門中有關鍵崗位的人沒機會試用,那怎么可以
“李知縣,咱們知道人夠,這不是青黃不接嘛
與其讓人來借糧,不如叫他們面子上好過。
明年他們愿意套種,幫忙的過程中又學會方法,避免出錯。”
里長道明原因,同樣都是幫人,這種方式臉面上不一樣。
李知縣看著里長嘆口氣“果然啊都說娶妻當娶下丘村,嫁女應嫁下丘民,仁義”
夸完他看自己的助手關縣丞,關縣丞趕忙開口“知縣,縣中的縣學名額雖是不多,卻應該給下丘村一個吧”
“一個哪夠,得兩個。”鄭主簿插一句。
來時商量好的,縣里面有二十個名額,正常來說已分配好。
分配得再好,比得上試用香皂時候的心情好
“哦對”李知縣露出恍然的神色“宜長,你看如何”
里長“”
他想說不如何,縣學的名額是寶貴,不過對自己村子來說沒用。
憨憨在教,村子里的大人偶爾背一背口訣,認識幾個字,不指望能寫。
孩子跑那么遠到縣城,村子提心吊膽,教得有憨憨好嗎
憨憨教孩子用講故事的方法,千字文已學完,正在學三字經,之后是背誦的百家姓。
村子里的人在大量制作算盤,要上珠算課了。
“多謝李知縣和諸位,只是村子實是舍不得孩子遠去求學。
這不琢磨著請位先生來教,一個先生能多教幾個。
但凡有哪個孩子學得不錯,到時年歲大了,還得麻煩諸位。”
里長想了想,委婉地拒絕,不去,怕你們找的教喻等人耽誤咱村的孩子。
李知縣微微一愣,再一思忖,發現里長說得沒錯。
下丘村有錢,專門蓋個學堂,請來夫子教授,一次教一批。
“如此,定要讓娃娃們好生學,待有聰慧的,可不能耽擱了。”他同樣未把話說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