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舅,你們吃的菜要花多少錢”杜小草等里長離開,看著桌子上的菜不敢下筷子。
這里才有紅燒肉,加紅燒鯉魚、肉末茄子、豬油渣燒豆腐、爆炒豬心、熘肝尖、豬骨頭蘿卜湯。
六菜一湯,主食煎饅頭片和米飯,小咸菜一堆。
小草看著菜叫不出名,反正就覺得好,應該很貴。
“咱們給他們干活,他們搭頓飯,昨天他們忙,送來的菜是福華樓的,比不上下丘村的。”
于師傅給外甥夾一塊紅燒肉,一寸見方的,夾起來顫巍巍,放到碗里時就斷了。
“四舅,我能來干活不”小草一聽不要錢,再看看菜,饞了。
“一會兒我跟里長說,你那活計呢”
于師傅知道這外甥年歲不大,長得高大,能吃,也心疼。
“我那都是干一次給一次,頭兒去找活兒,叫我們去,然后分錢,要給頭兒三成。”
小草看著碗里的紅燒肉,咽了咽口水說道。
干活有工頭,不止洪武年,往上數唐朝也有,一直延續下來。
有人負責拉活,有人組織人手,還得跟同行打,定規矩。
朱聞天要是聽到,會十分理解,他那時一樣,站街找活兒的,包括力工、瓦匠、防水、刮大白
互相之間都認識,卻不一定是好朋友,甚至可能打過不止一次架,每回都頭破血流,不報警。
干什么活互相之間溝通好價錢,有人來找,找第一個衛生間洗手盆上水壞了,對方要八十。
這時候找人的去找第二個,第二個也是八十,甚至要一百,他不敢要七十。
否則一旦知道了,其他人就打他。
除非是找到第一個直接問,七十給我修一下行不這個就沒問題,對方直接點頭。
等回來別人問,多少錢啊他說一百,還給盒煙呢。
不過網絡發達后,這等情況有所改變,在網上平臺就聯系了。
小草這個顯然也是,他自己單幫干不了,不過他力氣大,干力氣活的時候會多給他錢。
“吃啊”旁邊的一個工匠與小草說。
“哦,好”小草把斷開的紅燒肉加一塊塞嘴里,瞬間他就睜大眼睛,太香了。
里長轉悠著來到憨憨身邊,在憨憨耳旁說“有這么個事情你看是什么問題”
朱聞天“”
他懷疑里長的智商,你就告訴我氣血不足,黃芪白術湯,問我是啥情況
上次的王老蔫是說清楚了,同時兩個方子在,可以分析。
黃芪白術湯還有增減呢,我上哪知道那誰他娘的病具體情況
“不知。”朱聞天回兩個字,去幫忙撤托盤。
過了午時,吃飯的人剩下二十幾個,村子的孩子們和護衛開始吃飯,跟工匠吃的一樣。
工匠們早吃完了,湊在一起商議怎么能夠提高效率,改進工序。
吃下丘村的好飯菜了,必須盡心,不給吃這么好的,他們就正常干,不偷懶、不耍滑,也不多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