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上守著船的人遠遠觀望,他們昨天知道秦王府下了蟹籠,與朱樉一樣好奇收獲如何。
此刻想了解,又不敢到近前,一個個伸長脖子看。
朱樉已經被螃蟹夾了十多次了,他根本不在乎,繼續學著捆,他認為下丘村孩子會的自己應該也會。
眼看著一只只螃蟹被倒出來,他心中充滿了收獲的喜悅。
螃蟹被捆扎好,碼放在車上,不時吐一下沫子,沒人憐憫它們的結局。
“多少只”當最后一只螃蟹被放好,朱樉問里長。
“八千四百二十只,不算多也不算少,蟹簍放得太近,周圍的螃蟹沒那么多,若隔遠了放,兩千個蟹簍收兩萬只螃蟹亦正常。”
里長報數,再說明下原因,所以不如單獨找個湖來捉。
“里長,寫封信回村啊讓大家去湖里捉螃蟹,多的腌制起來,按照憨蚶子的腌制方法,加一片皂莢,可放到過年時吃。”
負責后廚的人提議,村子有船,去湖里多放蟹簍,再腌制成醉蟹,密封好了,能保存很長時間。
“一會兒就寫。”里長認為不錯。
“是丹陽湖嗎”朱樉一聽,立即動心“本王從府中派人去幫忙,正好送信,本王過年也想吃。”
“旁邊還有石臼湖和固城湖,不過想來丹陽湖里的螃蟹夠村子捕了。”里長點頭,對,就是那里。
“丹,湖,嗯嘿嘿嘿嘿”朱聞天認同,陽澄湖的大閘蟹是吃不到了,別看直線距離只有二百多公里,真捕完螃蟹送到南京,全臭了。
丹陽湖的大閘蟹依舊有名,與陽澄湖、白洋淀的螃蟹并稱中華三只蟹。
想著中華三只蟹,朱聞天又走神了,心中有新的規劃,之前都是種地、養牲畜、家禽的辦法。
給朱元璋出的主意屬于大方面的,現在應該再推動下其他方面,落到底,關乎民生。
朱樉跟著護衛走在前面,運螃蟹的車隊在后頭,他知道有人想看,他提前走,別人就能湊到附近了。
以前他不會考慮這些,與下丘村的人接觸多了,他在學習。
著急看的人一見秦王殿下先走,果然到車邊借燈籠的光仔細瞅,同時問里長怎么吃。
“現在的螃蟹膏滿黃肥,蒸著吃最為美味,蒸的時候肚子朝上,不會流汁。
待蒸好后,用陳醋、醬油、姜絲混合,再滴幾滴香油,就是三合油了,螃蟹蘸著吃,鮮香可口。”
里長很痛快地介紹起來,教別人怎么吃,至于別人有沒有錢買調料他就不管了。
附近的人聽著直咽口水,他們在河邊干活,有時也能抓到螃蟹,一般都是放在水里煮,熟了掰開吃。
里長跟車走出去幾步,又好心提醒“能捉螃蟹就盡量捉,南京城中有錢人多,自己不吃也能賣錢。”
“我們是干苦力的,不會,你那個捉螃蟹的簍子能借我們一個不”有人想要多賺錢。
“送你們十個,拆了學吧”里長直接送出去十個。
等隊伍走遠,碼頭上的人分成了伙兒,搶蟹簍,差點打起來。
朱樉到玄津橋時停下,選出來一千個公的和一千個母的,給宮里送去,都是挑最大的。
于是早上起來朱元璋喝到了螃蟹粥“宮里采購螃蟹了這東西肉少價高。”
“哪是光祿寺啊老二昨天問寒露,里長說有螃蟹吃,他們趕工做的蟹簍,晚上放秦淮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