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淡幽香墨萬書,瑩白落雪作凝珠。有問書山知何去,應記,寒門學子未成孤。
夜有燈明照暗路。情駐,微光一點映心燭。朗誦聲聲由此處,遠顧,人如畫卷月如圖。
“這位仁兄,敢問此處是印書之所”
朱樉拉著憨憨站在門口,有后來的學子打扮的人問先來的學子。
“不知,我從旁邊轉過來,好大一片地方,以竹林相隔,竹子還沒長起來,可以見到修了閣樓與回廊。”此書生搖頭。
另有書生在旁邊說道“應是要賣吧不賣他們印了作甚”
“不曉得印了什么書,最好是四書五經,戰爭剛結束不過三年,想找本書都找不到。
與人相借,又不能借太久,只得抓緊時間抄,互相抄著錯字便多。
注釋最難抄,字數是正文的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最先問的學子向門的地方邁一步,離著門還有五六步的遠就停下,伸脖子往里瞅。
朱樉聽了,拉著憨憨要進去,卻被伸脖子的人攔住“仁兄不可,印書之地,怎能亂闖”
朱樉扭頭,笑了“書不是給人看的在外面能看見什么或者問一下。喂里面的,印什么書呢”
在里面盯著別人印書的負責人早發現門口有人在,一聽到熟悉的聲音,再看時,趕緊跑過來“回東主的話,此刻在印的乃是大學。”
“不要喊東主,喊掌柜,東這個字能隨便說”
朱樉糾正一下,秦王叫東主,太子叫什么別人可以,他不行。
糾正完他轉頭對旁邊攔他的學子說“大學,四書里的。”
對方“”
“仁兄,你你是”學子又不傻,知道身邊的人是什么身份了,開印書店的。
“來啊,都進來,走旁邊,樓上有書,瞧瞧能不能看上眼。”朱樉發出邀請。
“多謝掌柜。”
“掌柜的我鞋濕,進去不好吧”
“掌柜鞋難道是干的,下雪,讓進就進。”
“掌柜印了多少書”
眾書生跟著朱樉和憨憨進門,進之前先把鞋底在門口的草席子上仔細蹭蹭。
對于他們來說,印書的地方是神圣的,因為有人買不到書、買不起書。
等進到里面,大家才發現,里面一排排全是在印書的,天曉得一天能印出來多少書。
“跟咱上樓,樓下剛印的紙需晾一晾,才可裝訂成冊。”朱樉拉著憨憨走樓梯。
進來的二十幾個學子把自己的袍子抓好,怕碰到東西。
上二樓后,他們眼前出現一排排的書架,書架兩兩相靠又兩兩相對,相對的間隔三步左右。
在旁邊的地方另有凳子,供人坐下看書,卻不見桌子,顯然不準備叫人書寫。
朱樉介紹“除了四書五經,另有一些典籍,四書五經的書印的數量眾多,在書架上選書,到旁邊的凳子上看是否滿意。
若覺得想看下去,從另一個出口下樓或走二樓回廊,那邊有坐下隨便看的地方,亦有花錢才能看書的單間。
此處叫丹青圖書館,對外開放后,十二個時辰不歇,隨時可來,隨時可去,看累了睡下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