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掌柜一介紹,周圍聽到的顧客都十分無語。
“不怪徐掌柜,福華樓的菜好吃,就是人家賣盒飯的更好吃。”有人幫著說話。
姓柳的一臉無奈,他也承認,之前吃這個菜還跟同桌的人夸贊過。
“只這一道菜”姓方的問。
徐掌柜指旁邊“茴香炒肉絲,這三個是他們的。”
“嘗嘗,大家嘗嘗。”買到的人很愿意與別人分享,順便吃下其他人的同一種菜。
有幾個人來回嘗,最后得出個結論,賣盒飯的做出來的茴香炒肉絲更香鮮,肉絲嫩。
徐掌柜自然也跟著吃兩口,他繼續嘆氣。
“徐掌柜,咱不是說你酒樓的菜不好,可是有人點了同樣的菜,就吃到了旁邊賣盒飯做的,總歸是覺得虧了。”
有客人說句實在話,其他人點頭,承認是這般。
“不若徐掌柜把旁邊的菜額外加價,想吃的多花錢。”
“不妥,誰還差那個錢加又能加多少”
“徐掌柜,你去問問人家怎么做的,學了不就行了嘛”
“這本事還能教反正我會我是不告訴。”
徐掌柜聽到后面,笑了“好,我去問問,柳兄,我送你一瓶啤酒。”
說完他跑下樓,邁過小柵欄,對著呆在廚房的里長訴苦“朱里長,客人嘗出來了,伱們做的兩道菜比我福華樓的好吃,你們怎么做的”
“徐掌柜你們怎么做的”里長納悶。
“清炒芥藍,放油、蒜、清炒芥藍、鹽,黃酒,還有別的酒樓都不知道的白糖,糖能提鮮。”
徐掌柜說到后面,壓低聲音,福華樓的秘密。
“放的什么油”里長又問。
“豆油啊”
“我們放豬油和蠔油,也放糖,還有高湯與料酒。”里長明白了。
“天哪茴香炒肉絲呢你們的又嫩又鮮。”
“選里脊肉,里脊肉嫩,放蠔油、料酒。”
“哦原來選肉要用里脊,蠔油和料酒是什么”
“生蠔,又叫牡蠣,熬出來的油,高湯用豬大骨和雞吊出來的。給你帶回去,你先用上,肉菜不要放蠔油,素菜放。
料酒,以黃酒為基酒,然后加一些調料制作出來的,比單用黃酒好。”
“多謝”徐掌柜終于松口氣,同時承認,下丘村就是比福華樓厲害。
下丘村的人幫忙把豬油、蠔油、高湯、料酒送過去,里脊肉不用。
福華樓的后廚學著一放一炒,再一嘗,果然是這個味道,壓力頓消。
再點這兩道菜的同樣滿意,管是誰做的呢味道一樣就行。
接下來徐掌柜又不時跑過去問,有別的菜了,下丘村的依舊比福華樓的好吃。
最后憨憨提議,沒做的菜一道做一個,送過去對比,不一樣的過來一起問。
福華樓一直忙到快子時,客人們終于滿意離開。
徐掌柜和伙計、后廚的人桌子都不收拾了,直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