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修好不長時間,臘月頭一天通航,我們村子第一個走的。你們占便宜了,直接過來,不像我們還要逆水劃十七八里。”下丘村的人告訴對方。
歙縣的四個人臉上有了喜悅的神色,另一個人喊“倒是方便了,路上還走不能不能撞到墻”
“好走,人工開的,掌一下舵就行,跟著我們,原來此地叫胭脂崗,現在叫胭脂河。
回程的時候你們走這里,哎呀更近了,不用逆流長江那么遠,秦淮河與胭脂河的水流緩。
你們那里到這邊,是不是很遠怎么來的”
“好啊我們從歙縣走揚之水,再進西溪,從西溪入句溪,就到這了。”
“走吧別怕你們裝的硯臺”
“快過年了,我們往南京送一批,再買些東西,回去過個好年,多謝了啊”
“不用客氣,走嘍”
六艘下丘村的船先進胭脂河,后面的船立即跟上,看前面的船如何動作。
一進到胭脂河,四個人就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胭脂崗是因為下面的巖石顏色多彩變幻,如用的胭脂。
挖出來河之后,河道兩邊的巖石岸更是層疊著各種顏色,船行在此地,入進入畫卷般。
“會不會天黑呀還有多遠”后面的船看著夕陽的晚霞與胭脂河的顏色相互照映,感覺迷人的時候,突然想起過一會兒天就黑了。
“靠過來,到我這旁邊,我跳幫過去。”最后面的下丘村船上的一個人招手,船只速度放慢。
后面的趕緊多劃兩下,追到旁邊,離著大概有兩尺的距離,下丘村的人跳過去。
同時這艘船超過最后一艘下丘村的船到前面,后面多一個,便多一份保障。
“朱大勇。”下丘村的人自我介紹。
“秦大石。”“秦二石。”“秦三石。”前面三個人報姓名,朱大勇笑了,對最后一個說“秦四石。”
“錯,秦幺石,我家就我們四個兄弟。”最后一個人說完,五個人同時大笑。
“從這到南京,一百二十余里,咱們順流,風向好的話,用不上一個半時辰。
到時候天黑了也不怕,進秦淮河了已經,那里有船,就這段十五里,目前過往的船只少。
三個半月,動用十萬軍隊,拿新的火藥轟隆轟隆給炸出來的,此乃圣上天恩,行利民之策。”
朱大勇坐好,給四個人新來的介紹情況,不忘了夸一下朱元璋。
“這石頭是炸出來一條路太美了,看看水面,晚霞、夕陽、兩岸的漂亮巖石都在里面。
前年夏天我路過你村子,河邊見到個傻子,見誰都笑,嘿嘿嘿的。
不過穿的衣服還行,臉上也不臟,誰家的人照顧得不錯。”
秦大石贊嘆一番此時的景色,又提起曾經的事情。
“那是我們的守村人憨憨,我們整個村子一起照顧,以后不能說是傻子,憨憨不傻。”
朱大勇一聽就知道是誰,當時的憨憨和現在的可不一樣。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