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出來一次的朱元璋不急著回去,他拿出單筒望遠鏡。
“宜長啊這個東西可厲害了,不把方子給朝廷就對了,一旦泄露出去,對我大明就是危害。
咱當時若有這玩意兒,打仗哪會那般辛苦,你知道打仗不就是很多人一起拼殺”
朱元璋用望遠鏡看孩子們吃飯,孩子們最開始狼吞虎咽的,后來被學子教,慢慢吃。
說明下丘村的大鍋飯比娃娃們家里的飯菜還好吃,自己小時候
里長不知道朱元璋想啥呢,但他可以回答問題“雙方交戰,都在尋找對方的將領所在,一旦沖擊對方的將領,對方將領一撤,就是勝負的結果。
大家都在一樓,相互間看不遠的,被別人阻擋視野,將領更愿意臨時搭建個臺子,從二樓看一樓。
有望遠鏡看得更清晰,誰在指揮調度,哪個位置沖殺最激烈,一目了然。”
“是呢是呢就是這個道理,還有行軍途中,前面有山有峽谷,進,還是不進
派人去探查,最后沒有人,耽誤了時間,兵貴神速啊
你不派人先上去,一旦隊伍沖過去,人家兩邊落石火燒,還不如不去呢
有了望遠鏡,但凡風吹草動都能看見,野外浪戰、城池攻守,都不一樣的。”
朱元璋覺得自己遇到了能說得上話的人,講打仗的事情,可復雜了。
然不管如何復雜,有望遠鏡和沒有望遠鏡,就是不同。
最簡單的就是我能提前發現你,伱看不到我。
下丘村從來不望遠鏡制造方法,也不給透明琉璃,就是怕有人守不住秘密讓別人學去。
朝廷要望遠鏡沒有問題,不要錢,要多少就給多少,要技術不行。
下丘村為大明死守著軍械的最關鍵的位置,故此下丘村有護衛,允許自己組建火器隊伍。國之重器,不假于他人之手。
“陛下所言極是,河套之地與幽燕之地,適合養馬養牛,一旦北面戰況穩定,便可放心在兩處大量養殖牛馬。
而草原大漠行軍、運輸,又缺不得駱駝,亦可命人多多飼養,即便行商,往來也十分有用。”
里長順著話說到了養殖方面,專門組織人手去養,與讓百姓幫著養是不同的。
朱元璋眉頭一挑“看此一戰如何,若打得好,北元將繼續北遷。再用磚混的方式修一些堡,才能放心養牛馬。”
“修堡好,當地有礦,于當地采挖、當地燒制即可,待需要挖礦時,村子會把礦所在的圖獻上。”
里長表示支持,同時可以煤礦、石頭礦的具體位置。
朱元璋已經不驚訝了,習慣成自然,不就是知道礦的所在嘛簡單。
二人邊喝邊聊,其他人紛紛吃完,下面的孩子吃好了,學子們幫忙洗餐盤。
“果然都是好娃娃,吃得真干凈。”朱元璋用望遠鏡看,一個個餐盤連點湯水都不剩。
“挨過餓,有過沒吃飽飯的經歷,吃飯的時候就不愿意浪費,下丘村也很少有剩菜。”
里長對于學子和孩子們吃飯的樣子很滿意,免費給的飯菜,就反感別人吃不完了扔掉。
吃完飯的孩子們找個地方呼呼大睡,一吃飽了就困,尤其是長身體的時候。
朱元璋喝口酒“瞧著這些娃娃,心里面舒服。村子的看圖識字圖畫得漂亮,聽聞大人也愿意學。”
“都是秦王殿下安排得好。”里長把功勞送朱樉。
“咱還是知道的,呃咱那第三子,今年十四歲,不知朱里長可愿如二子樉兒一般帶帶”
朱元璋說著想起來第三個兒子朱棡,就是讓朱聞天發愁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