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完蜜蜂的一眾人站在旁邊看著,想不明白下丘村在干什么。
又等一會兒,有人搬來大木盆,隔一段距離放一個,打來的水往里倒。
倒差不多了,再把河邊撈來的浮萍扔里,或者是荷葉撕成小片丟進去。
不等商人們詢問,他們就看到有蜜蜂落到葉子上,探頭在進水里,不長時間飛起來回蜂箱。
“里長,為何要這樣做”便民處的人詢問。
“是這樣,蜜蜂在河里淹死,在于天熱,它們需要給蜂巢降溫,同時補水。
河面上落腳點少,它們踩不住自然淹死,放了這些能夠漂在水面上的葉子,蜜蜂就落腳在上面了。
上面的棚子自然是遮擋陽光,人還知道躲在陰涼的地方避暑,何況蜜蜂。”
里長見東西到手,就不隱瞞了,告訴商人們問題出在何處。
“你不是說要把蜜蜂炸了吃,蜂蠟剁碎煮水喝嗎”之前的商人一副你騙我的樣子問。
“那是傻,現在能夠搶救回來,過上些日子,又有新的蜜蜂出來。
對,它們狀態不好,我得給他們補點鹽和糖,等著新的蜂蛹孵化,它們就能自己處理了。
養活的東西,必須了解,你們收蜜蜂的時候怎么不問問別人”
里長很有耐心,最后又表示好奇。
“哪個養蜂人會輕易傳授旁人這個早知道哎呀”此人使勁一拍大腿,懊惱不已。
其他人的表情也十分豐富,有人咬牙切齒,有人仰天長嘆,也有人兩眼無神發呆。
里長賺到了,覺得應該免費傳授別人些知識,于是接著說“做買賣啊做生不如做熟。
別看其他商人在便民處尋找機會進行買賣,人家一個是自己熟悉某種商品的情況。
另一個呢人家手底下有專門的人來負責熟悉其他商品的情況。
比如說我下丘村,我們下丘村就熟悉所有的事情,是吧沒辦法。
伱別碰那個葉子,別哎呀別動,再動蜂針斷里面,再挑你能難受。”
里長正說著,宋掌柜蹲在木盆旁邊,伸手去碰葉子,葉子上還有蜜蜂在喝水。
結果蜜蜂以犧牲自己為代價,給了宋掌柜一下。
有村子的孩子過去,小心地幫宋掌柜取下蜂針,告訴宋掌柜“自己放嘴里吸,或者找指頭有勁的人幫你擠擠。”
旁邊有人過來幫忙擠,宋掌柜的則木然地站在那里。
過了片刻,他扭頭看向里長“所以你們其實拿不出來更多的蜂蜜了你們是想要蜜蜂采蜜”
“這些蜂箱下丘村會派人分散到應天府各處,給蜜蜂更多的蜜源,在好好照料的情況下,過上一個月,就能割出來三萬斤的蜜。
等到冬天之前,可獲得超過十萬斤的蜜,因為春天的一茬,咱們沒割上,只能割夏秋。
夏天可以多割幾次,每次少割一點,秋天的時候要看具體情況,蜜多則多割,蜜少便不割了。
那些剩下的蜜留著冬天給蜜蜂們自己吃,如此才能保證明年開春的時候有足夠多的蜜蜂快點采蜜。”
里長不直接回答宋掌柜的問題,而是說起蜂蜜的產量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