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盞琉璃燈掛起來,把本就不怎么黑的食堂照得更亮。
大家喝冰鎮的黃酒,十六道菜每道只有一小碟,感覺兩口就能吃掉。
食堂中間的位置空出來,有歌舞的人表演,避免有人小聲交流其他人都能聽見,也防止冷場。
不過樂器的聲音不大,在旁邊有個動靜,跳舞的人晃來晃去就足夠了。
她們屬于禮節隊伍,沒人盯著她們看,一般別人吃完飯了,她們拿到賞賜,再吃飯。
大臣們的面前擺十八個碟子,十六個裝菜,一個用來放菜,另一個大一點的,菜里有骨頭,可以吐到里面。
太子妃面前只有六道菜,下丘村的孕婦都這樣,而且有四道菜是別人沒有的。
“李知縣,平日學時沒少吃苦吧”朱元璋看李知縣順眼,叫到旁邊的桌子上吃。
“回陛下,臣總來,每回來,必然要四處走一走、看一看。
看牲口是否添小的了,哪只豬最肥,蜂箱中的蜜蜂變多沒
總看,就跟自己家的一般。而且必須要學,當官不能全指望下丘村給好處。
臣乃一縣之主,在縣里找塊空地還是很容易的。
宣城外面是宛溪,原來有一片采石場,空出來不適合種地,臣就”
李知縣透露秘密,宣城縣自己養竹鼠和家禽,就在城外原來的采石場。
城里的市場晚上會留下很多爛菜葉子,衙役在關城門前收集起來帶到外面喂竹鼠、家禽。
接著找工匠,采石場基本上沒什么石頭了,卻足夠打出來幾套石磨。
把十套石磨放在采石場旁邊,為百姓磨米,百姓愿意自己推磨,免費,自己推完,就掃干凈,稻殼什么的都拿走。
百姓推不動,可以用稻殼或麥麩來租牲口,磨完了東西,留下一部分稻殼、麥麩。
這些繼續用來養竹鼠、家禽,附近有竹林,輪班休息的衙役去竹林砍嫩竹子、挖竹筍喂竹鼠。
竹鼠一年下八窩崽子,一窩好幾只,養半年就可以交配,只要食物能跟上,那數量
家禽的蛋一般會拿出來部分孵化,剩下的給府衙和縣衙的官員衙役們分了。
大家拿到蛋,不想自己吃的,可以攢著換其他東西,補貼家用。
竹鼠養了一年了,還沒殺過,等著過幾天殺一批,好分肉和賣皮毛、熬油、處理鼠須。
晚上城外的地方,由府衙輪值下來的衙役和縣衙的衙役一同換班看守,避免丟東西。
理由是官方先嘗試養殖和學習,積累經驗,記錄過程,確保安全。
待確定成功后,推廣給寧國府各縣愿意參與養殖的百姓,帶百姓致富。
李知縣說完,抿抿嘴看向陛下,就這樣,我們怎么可能不會
旁邊的大臣們“”
他們頭一次見到,有人可以把公器私用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仔細一琢磨,沒毛病,至于為什么把家禽的蛋分了因為不知道是否養出來的有問題,先自己試試毒。
朱元璋反而露出笑容“只要不是強搶百姓的稻殼和糠,拿來喂養便好,那竹鼠你們推廣給百姓”
“回陛下,臣管的宣城縣用不著臣來推廣,除下丘村外的二十一個村子,他們自己照著下丘村學。
養豬、養家禽、養竹鼠、養大牲口、修青貯池、養羊,包括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