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不意金錢學堂辦第五更
“陛下,喝酒否”里長見周圍都是自己人了,壓低聲音稱呼。
“喝些冰鎮的黃酒。”朱元璋想一下,下午沒事情,今天刻意騰出來的工夫。
有人去取黃酒,朱元璋繼續打量四周,扭頭問“一個格子五文錢,多久能把投入的錢收回來”
“指望租攤位回本不可能的,按照應天府的房價來算,這么大一片地方,下丘村要花很多錢才能租下來。”
里長說實話,下丘村直接占的,理論上應該掏錢。
即便與宮中合作,宮中也不能不算地皮錢。
朱元璋微微頷首,繼續聽。
里長自然得說出來“如此大的地方,用來分格子的區域只占了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才是真正賺錢的商鋪。
南京現在的臨街鋪子已經都有了主,其他商人想要開個店鋪,只能從別人的手上盤過來。
能夠的店鋪數量并未增加,反而推高了經營成本。
所有的成本最后都要落到買貨人的身上,增加百姓消費成本”
里長先簡單說下南京當前的情況,房子越來越貴。
接著他又為朱元璋講土地價值與生活成本的關系,與單位面積人口的多少成正比。
那么下丘村剩下的三分之二土地,就用來建商鋪出租給商人,價錢比別處低。
更關鍵的地方在于這里三分之一的地方有很多攤子,過來吃飯的人多,就是客流量大。
吃完飯,或者前來吃飯的人到別處轉一轉,或許就能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那么他們就能消費。
百姓平時需要什么東西,會去專門的店鋪夠買,貨比三家。
等到這里時,正好溜達,看到有很多店鋪,就很可能想著家里需要什么,然后買到手。
屬于誘導式消費的一種,商鋪自然銷路多。
像居必七,他就有著盒飯店的客流加成,有人吃三文錢的盒飯,不代表他們賺的錢少。
吃完飯,一抬眼就是居必七,想著家里的醋是不是少了買點吧
同樣福華樓也有著圖書館的客流加成,有的官員什么的休息,也愿意到圖書館看看書。
或者富商,感受下文化的氣息,轉頭餓了,對面有酒樓,進去吃,要不讓酒樓送來。
“原來五文錢一個格子的攤位是用來讓此處人多起來的,好算計。”
朱元璋端酒,向里長示意一下,當然他不是敬里長酒,而是背后的高人。
“故此陛下咱應天府的地不能輕易賣,人口會越來越多,房子不夠住,得往外擴。
提前規劃好,路要寬,排水要好,房子要規整,不能雜亂無章。
不能是別人向官府申請買一塊地蓋房子就批給他,要由官府劃出來地方集中建房。
如外來務工者所在的地方一般,房子是朝廷的。
可以租,不可以售,否則無法壓制房價。
錢由朝廷慢慢賺,而不是給其他商人買來漲價的。
將來這里賺夠了錢,會拿來修建朝天宮,里面有”
里長又說之后的打算,幫朱元璋修朝天宮,然后這里的攤位還在,鋪子就拆了。
同時因為這里是文化和宗教的匯聚地,周圍的房子價錢必然大漲。
其實不用到那個時候,現在就開始漲,因為這邊晚上也熱鬧了,沒有人再搗亂。
以前周圍的房子都想賣,害怕晚上這邊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