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叫大馬山的地方,那里的石頭燒玻璃最好。”里長點頭。
“記下來,安排人送給宮中。”朱標不想放棄好東西。
有人立即回去傳信,飯都顧不上吃完,得把消息傳到江對岸,然后再回來吃飯。
眾人吃完飯,繼續頂著大日頭趕路,朱標坐在車里倒是沒被曬到。
前面需要翻山穿林,再過河。
天黑之前,隊伍抵達滁州,朱標不進城,于城外安營扎寨,
滁州的官員接到命令,跑過來見太子。
朱標詢問一下滁州的民生和經濟等情況,包括這邊的河流與河堤修建。
滁州河多,大大小小的河流一堆,故此魚就多。
朱聞天在外面的廚房帶小伙伴們做飯,告訴光祿寺的人不用管太子和秦王的飯菜了。
這里的魚多,自然就用魚當主菜。
朱樉在旁邊看別人做,不時與里長說兩句話。
“朱里長,滁州這里有什么特產能買賣”朱樉想起來之前提到的一路收貨到別處賣的事情。
“菊花,今年的收不到了,還得將近兩個月,本地人喜歡用制作點心,比如菊花糕,另外也會泡水與泡酒。
若是想收的話,可以收百姓家中干的菊花,帶著到其他地方賣。
同時這邊的魚蝦多,如果百姓掌握了辦法,并且有人銷路,可令百姓制作魚干與蝦干。
另外從此向北,有條河叫池河,里面有種魚叫鲌魚,當地人稱呼翹嘴白。
這個魚的肉嫩,而且是食補的好東西,其實別的河里也有,比如現在你看到的正在蒸的。
這個魚制作成魚干,隨時可以拿出來吃,大批量產地在女山那里,當地有個嘉祐院。”
里長顯然把路上的各種情況都背下來了,朱樉問他就告訴對方。
“那咱就收去年的干菊花看看能不能賣出去魚就不用了,別的地方未必認,咱們自己知道,以后想辦法派人過江來捕撈。”
朱樉決定先做一筆買賣,看看百姓家中有沒有菊花。
朱標那邊也與官員們說完話,官員們不便多打擾,回城。
走的時候朱樉把他們喊住,讓他們出告示,明天一早貼出來,告訴商家和百姓,有菊花的可以把菊花拿來賣。
他刻意強調是賣,不是要,不需要滁州的人幫忙收。
官員們應下,保證不強征百姓的東西。
大家吃飯,別人還是吃燉菜,這邊下丘村的人吃炒菜和清蒸魚,米飯換成了粳米。
“好吃,確實不錯,又嫩又鮮,以前怎么不知道可惜了這么好的東西,百姓居然還是窮。”
朱樉吃到梅魚,稱贊一番,又為當地百姓難過。
“其實可以讓此魚變成貢魚,如此名聲傳出去,其他的人就會慕名品嘗,做成魚干方便賣掉,甚至價錢比原來貴上幾倍,亦有人想購買。”
里長出主意,把這種與變成貢品,給皇帝吃的,別人就想啊那得多好吃。
“里長,父皇不愿勞民傷財。”朱標也愛吃這魚,他是打算以后叫人到此捕撈。
“咱教百姓大量養殖啊養多了,送給宮里的那點又算得了什么”里長提出后續的辦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