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更是趕上車到其他的縣察看情況,看別人菜地里的蘿卜、胡蘿卜與大白菜。
冬天的盒飯里新鮮的菜估計只有這三樣,等大家收的時候,村子大批量低價購買。
好在有工匠在,工匠幫忙修地窖,村民想要搭把手,被工匠趕走,嫌他們礙事。
黏土多的好處便是容易挖洞,工匠們給建三種窖。
一種是先挖個溝,最下面是草木灰,上面為秸稈,然后把蘿卜、白菜、胡蘿卜放進來,再上面用秸稈和木棍橫著搭架子、鋪草席,最后蓋土。
此類可以多挖,不用太大,隨用隨取,很快便消耗完一個窖里的菜。
第二種為打洞,上面的土層不破壞,下面掏空,留一個洞口放梯子或用修出來泥的臺階。
此類可以多放一些蔬菜,每次下來前記得先放點燃的蠟燭看看滅不滅,滅了就開著口多吹會兒風。
它保存蔬菜的時間比第一種長,不過明年就得填上,再用再挖。
上面的中間位置會額外掏個洞,然后遮擋上,用來放風的,與菜窖口形成流動的風。
最后一種則是用磚砌的固定窖,屬于長久使用,上面還會蓋個倉房,同樣會留出一個井口。
倉房做成隨時能通風的樣子,方便陰干蔬菜和制作臘腸、臘肉,下面的菜窖里放水缸蔬菜等東西,到時候做腌菜。
小孩子必須告訴清楚,不準隨便下去,下去之前要把菜窖口打開放蠟燭,再從上面的通風口放蠟燭,都不滅的情況下方可。
固定窖不會拆除,長期使用,配合著上面的倉房非常實用。
工匠不可能給每一戶人家都修固定窖,只為村子修二十個,村子出錢買材料。
晚飯的時候,趙禮得到了三個小冊子,建磚瓦窯的、建水泥窯的、建陶瓷窯的。
朱標對趙禮說“趙里長,本地有冶鐵的地方,去那里找礦渣能夠燒水泥,磨水泥用水車驅動。
磚瓦窯為村子將來蓋房子做準備,也為其他地方來煤礦的人蓋房舍準備。
至于陶瓷窯,瓷器能多賣點錢,陶器最為實用,百姓日常離不開。
煤礦開始增加業務,等你們的窯建好,懂得簡單的技術后,那邊的焦炭也就開始了。
你們得花錢買,不能偷,有賬的,焦炭能夠更高的溫度與更持續、穩定的供熱,比柴窯好掌握。”
趙禮手上拿著三個冊子,聽完朱標的話,噗嗵跪,使勁磕頭“謝謝太子殿下,謝謝太子殿下”
“起來吧”朱標出聲,旁邊有人過來把趙禮給拉起來。
“本宮想把趙家村打造成汝州的另一個下丘村,不指望你們研發出新技術,只要能夠變富裕,讓其他村子愿意學即可。”
朱標道明緣由,樹立標桿,讓更多的村子見到如何努力提高生活水平。
地還是要繼續種,種的過程中靈活使用礦物肥與農家肥,加上自然農藥。
再土地增產增收的情況下,利用當地的煤炭、黏土、鐵礦資源,發展小手工業。
形成集群效果,讓外地商人愿意過來進貨,加上航運的保證,帶動整體經濟發展。
當越來越多有這種引導性的村子出現時,其他的村子自然著急。
寧國府和太平府旁邊的州府就已經著急了,人家百姓一年的收入頂上其他地方百姓兩年,甚至更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