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祿寺一部分人帶人跑過來,三百多戶牧民不是三百多個人,超過兩千人了。
光祿寺的人匆忙而來,問太子殿下做什么。
“做什么”朱標問里長。
“太子啊事無巨細會累死人的。好吧做油炸的魚肉面餅,有的牧民不習慣用筷子吃飯。”
里長抱怨一句,還是得說出吃什么,現在不就是魚多嘛
朱標兩邊嘴角上翹,什么就累死你又不是你一個人在出力,你們來了四十四個人。
哦其中四十三個都能出主意,憨憨不算,憨憨不出主意,只負責出力氣。
蒸汽機搬過來,負責打魚肉泥,跟面粉混合炸餅。
下丘村的孩子們和光祿寺的廚師開始處理魚,先把凍魚放進大盆中,加溫鹽水,這個解凍速度快。
水也不用扔,煮開一下,等涼一涼喂牲畜,牲畜需要鹽,尤其是干活的牲口。
接著是處理內臟、魚鱗、魚刺,魚刺對于不會吃魚的人來說很麻煩,尤其是鯉魚、鯽魚、草魚,感覺刺很多。
其實就是個刀法問題,把魚解剖仔細一研究就知道刺的布局和走向,針對性地處理便可以。
尤其是不要求完整的魚肉,過一會兒要打成肉泥與面粉混合。
處理的時候就無須那么小心地保留魚肉形狀,把刺弄掉為主。
半開放的棚子支起來,為了擋風,一口口大鐵鍋架上,里面倒油開始燒。
有的牧民沒回來呢去幫著捕魚,有的在家,過來圍觀。
旁邊的大盆里泡著干的蔥花、香菜、白菜、胡蘿卜碎末,要混合在魚肉餅里,增加葉綠素與維生素。
另外的一些鍋燒水,給將士們吃的豆腐剩的豆腐渣,混合著泡開的濕蘿卜絲,加上點淀粉,先油炸,再放到水里煮丸子。
這個不能直接汆,豆渣不加肉的情況下,光是淀粉穩不住,扔水里就散。
“他們做飯這么厲害啊”
“魚的刺兒怎么全能剔掉”
“干的菜泡出來,跟鮮的差不多呢”
“給咱們吃的我要是會這樣把魚刺弄掉,我就就找善錄家的女兒成親了。”
“你是因為做飯沒被看上叼羊你叼不好,套馬你套不了,射雁你射不著,人家女娃娃比你都厲害,你哪來的臉呢”
“拋開那些不談,咱現在就說做飯。”
“拋開什么都沒問題,問題是你做飯也不行啊”
“做飯是女人的事情,與我何干說明女人不行。”
“”
“”
“”
此人周圍的人皆沉默,咳嗽都不想咳嗽一聲,要打噴嚏的忍著,使勁捂嘴捏鼻子。
太子帶的隊伍做飯,不會因某一個特殊存在而改變,晌午的時候,招待所有的牧民。
不需要太子和秦王講話,也沒人愛聽那些廢話,大家直接開始吃。
有筷子在旁邊擺放,湯碗中放了小勺子,加上醬菜,這個就得用筷子了啊拿手抓顯然不適合。
許多牧民努力地拿起筷子學習和嘗試,主動融入進另一種飲食規則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