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規范,讓人,尤其是決策制定者明白其中的道理,社會基礎足夠穩定的時候,方不會出大問題。
貨幣體系是復雜的,即便實物貨幣,也會不穩定。
比如宋朝的時候,四川用鐵錢鑄造貨幣,因為銅少。
大明立國初期,一個鐵錢能夠買半斤糧的話,現在那個鐵錢能買多少糧
鐵礦開采增加,鐵貶值了。如果依舊強制要求那一個鐵錢能買半斤糧,就是以鐵為材料發行的信用貨幣。
不把這些東西學明白,發行寶鈔,最后的惡果要整個大明來吞下。”
里長堅決不承認下丘村不允許發行寶鈔,是暫時達不到發行的條件。
“吃飯嘍我回家吃飯嘍”有孩子點著小鞭,聽到吆喝聲,喊著跑了。
“我也回來啦”
“外面冷,家里暖和。”
孩子們很快消失在一頂頂帳篷中,留下空氣中慢慢飄散的火藥味。
“確實不同了,造紙的作坊消耗大量的草,還夠牲畜吃嗎”
朱標發現牧民的生活好了,想起小草鞭的紙。
和林城中有木頭,樹皮剝下來和一些碎木頭,加上草,工匠們就給做成紙了,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天冷,屬于速度快的了,紙的品質不怎么好,能勉強書寫,裝火藥制作鞭炮更沒問題。
至于上廁所,牧民和軍士不用紙,用草,草多。
“不能全用草,那個工藝比較復雜,故此草的用量相對小。
將來各處地方首要任務為修菜窖,土堡周圍種菜。
本地種小麥沒問題,對水的需求低于水稻,這才是好的主糧。
開春后,咱們引也蜜蜂過來,花多,到時把蜂蜜作為交換的商品讓大家換。”
里長看不到孩子們玩耍,轉身下城墻,順便說下之后的安排。
朱樉表示支持“對,要養蜜蜂,到冬天送到大棚里去,咱們這開花的東西,還要人工蘸花,麻煩”
“里長,牧民能夠帶著蜂箱放牧否”朱標突發奇想。
“不能”里長搖頭“只能牧轉蜂,土堡和城池養蜜蜂為了給牧民一些營養,牧民轉成蜂農,不適應現在的情況。
蜂蜜賣不出去,交通條件差,無法銷售,又不能成為生存必須品的商品,價值則低。
周圍有河流,養螃蟹、魚、荷花,不行,哪怕挖池塘引水,除了增加百姓負擔,沒有絲毫用處。
地方決策者不可瞎出主意,否則利民的行為,變成坑民、害民。”
“是不是就因為道路不好走”朱樉考慮一番各種模塊往本地套,發現哪一種都不適合。
“加上運輸工具,道路平坦的話,有蒸汽機的車往來,才是最佳搭配,十年內不要想了。”
里長認同道路不好,只用駱駝和馬,運輸時間過久。
真能把蒸汽機的車造出來,也不會先用在人煙稀少的地方,而是繁華的城市之間。
所以有時候窮的地方就富不起來,好資源都給了富裕的地方。
今天又晚了,去把租房的合同簽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