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瞅一瞅雞,母的,挽起袖子伸手摸一摸,搖頭“不行的,下蛋的母雞,而且連蛋了,開春有蟲子吃,太子和秦王不會要。
打完仗,算上今年才四年。
“大伯,不收租子,太子和秦王殿下不管收租子的事情,咱們是來幫忙收麥子,收完了都給你們,咱不要。
“去拿蛋,太子和秦王要雞蛋,別愣著,沒有太子和秦王的命令,咱今年就吃草吧”
百姓們跑回窯洞,有的挎個籃子出來,有的順手把窯洞外面的雞抓一只。
哎呀這邊有河的,回頭就去捕魚,對,有御河段、合河段、十里河、桑干河,桑干河大,是吧”
看看這個魚干,梆梆硬,干得不能再干了,一換一,換回去能吃好幾天。
大家收集了很多雞蛋和小麥,這點小麥是百姓最后的存糧了,就等著收獲冬小麥。
太原距離大同,直線就超過五百里,哪有時間跟那邊的官員扯皮,趕緊幫著收完東西種下糧食,大家好轉移到北平。
工匠們看情況,開始利用蒸汽機打井,此地黃土高原,大部分百姓住窯洞。
順便給百姓發放蠟燭,免費的,再給幾包火柴,讓里長負責使用。
“旗幟上那么大個字看不到”
駝背的里長一聽是太子的隊伍,腰都直了許多,回身招呼其他人拿東西。
下丘村的孩子們上前,幫忙說明情況。
大同路是常遇春打下來的,現在有軍隊鎮守,百姓在此耕作。
士兵們一個個吆喝著,他們想吃主食,碳水化合物,不想吃熏魚干了。
孩子說著放下老母雞,拿出絹帕擦手,使勁擦,似乎還想找水洗一洗。
“是太子殿下、秦王殿下的隊伍哎太子來了,大家把家里的好東西拿出來,給太子和秦王送去。”
原來的兵只是不欺負人,卻與百姓涇渭分明,如黃河的河水一般。
主食少,舍不得,又不能搶百姓的,花錢買都不行,人家不賣糧。
其他的軍隊扎營位置也差不多的情況,下丘村的人一個地方派一個,幫著溝通,怕軍士不會說話。
種植高粱和大豆,到時候高粱生長速度快,幫著大豆遮蔭,大豆不需要太多的日光照射,同時大豆為高粱固氮。
直到士兵拿過來爆米花棒,自己先吃一口,又遞到孩子的嘴邊,孩子好奇地咬一口,一切就全變了。
懂了,放心,回頭等咱捕了魚就給解決軟殼蛋的問題,這里沒有石膏和石灰石嗎”
另外有的工匠咣咣咣打鐵,趕緊造出來鐵皮船,放到河中拉網。
“娃兒,太子在哪咱去給磕頭、上貢,太子不下令讓催苗,咱地里的麥子就全完了。”駝背里長看著下丘村的孩子說。
你們愿意換,跟咱換熏魚干,從和林那里冬天捕的,咱吃膩味了,想吃正經的飯。
沒離開的將士們,重新有了活力,詢問百姓想再哪里建窯洞。
窯洞對于百姓來說就是家,成親的時候,必須掏出來個窯洞,然后在里面過自己的日子。
挖一個窯洞很費勁,許多人一同幫忙,靠一戶人家是不行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