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商品交換由錢幣
“山料與籽料對應,籽料就是山料掉進河里,被水沖刷,外面的石頭掉了,露出里面的玉,一般籽料最貴,看著顏色飽滿。”
里長說料的區別,至于山料,當然就是沒掉進河里的了。
“何地所出產量大否”安慶伸手摸摸開窗的地方。
“很久以前便有,幾千年前,不過由于東北的人口始終少,都是部落,即便遼國的時候,也沒有成規模開采。
元朝的時候,女真人同樣都是從河里撿一些,用來交易。
那個地方叫秀巖縣,沒有到定遼都衛的治所之處,可以開采出來很多,至少比現在的藍田玉好采。
此玉為軟玉,方便加工,當地的山料偏綠,籽料偏黃白。
比之于闐玉、藍田玉、南陽玉也絲毫不差,尋常百姓用不起。”
里長繼續說把年代與產地告訴大家,又與其他的玉石比照。
此刻他沒有絲毫讓利于民的想法,玉石就不應該是普通人擁有的,百姓拿著石頭又刻不好。
那么有官員在,會立即趕來,看一看,保存好。
危素當初就想死,有人勸他,你死很多資料就沒了,你得活著,把這些寫出來。
可惜他們不知道這玉從哪來的,更不用說其他的信息了,看看人家朱里長,張口便介紹,他究竟學了多少
包括明朝寫元朝的元史,里面有貨幣等事情,還有其他的禮儀等等。
其他的則是礦產資源,會源源不斷送到應天府,再由應天府冶煉后送往別處。
“太子咋知道我家里養雞鴨鵝了”農戶露出驚訝的神色。
不知道為什么,中華民族就喜歡寫這樣的前朝歷史,也有通史,包括縣志,打仗的時候,一說這是縣志啊不能燒
朱聞天沒想過專門留下一部分給后代人研究,東西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不過資料上會記載,斷代史都會寫的。
“哦多虧二位殿下讓人幫忙孵化小雛,家中養了不少,小的正跟大的學習吃東西、游泳。”
他這回出來去和林,一路走一路管,許多產糧的地方都安排妥當,以后便等著這些地方的百姓為大明各種資源。
朱標面帶微笑與對方講,大批量捕魚和處理,魚頭、魚內臟保證不能扔。
“至少百姓生活能變好,不枉出來一趟。”朱標已經想開了。
工匠開始鑄幣,鑄造洪武通寶,跟官方一樣,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當一。
午后,吃完飯的眾人在街道上溜達,大量沒有腦袋的咸魚干放在一處處地方賣。
朱樉于旁邊開口“因為你的鞋子和褲子上有雞毛、鴨毛和鵝毛。”
他們其實也想幫忙找好的玉石工匠加工,如此說不定能夠獲得一點邊角料。
百姓的糧食多了,存一部分,其余的要賣,尤其是養殖的牲畜與家禽數量增加后,平時能吃到油水,糧食消耗降低。
農戶連連點頭,他對以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家里增添了許多東西。
從賣咸魚干的地方離開,一行人繼續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