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效率瘋漲憑機器
百姓不需要知道太多的事情,他們只看眼前的。
許多百姓開始為自己家里盤炕,好應對冬天的到來。
然后努力打煤坯,花錢買的煤泥,一馬車十文錢,卸下來之后就開始摻點黃泥和好,用鐵皮的坯模子噼里啪啦拍。
如此打出來的煤坯是大塊的,方便儲存,曬干了摞到一起,如砌墻一般。
接著又做蜂窩煤,這個好燒,先把蜂窩煤點燃了,再敲煤坯到爐子里。
大家不搖煤球,有蜂窩煤就能很好地把火給引燃,如果需要慢火,用煤坯還能壓爐子。
一馬車的煤泥,冬天能燒半個月,夏天做飯燒的時間更久。
舍不得買煤的錢,去煤礦自己背,煤泥免費,百姓估算一下就發現,不行,太累,一次才能背多少工夫全耽擱在路上了。
冬天最難熬的日子一般四個月,反正這東西又不會壞,多儲備著,做飯也方便。
試了一天,第二天改進型出現,又試一天,定型,開始大量生產。
官員出了門,使勁喘兩下,又去另一個不答應的人家,心累
伴隨著蒸汽機的嗡嗡聲,蜂窩煤開始批量生產,十二個時辰不停歇。
倒是官員得跟著干,現在沒指甲了。
朱樉算了比賬,認為買更合適。
“咱算是發現了,自從有了蒸汽機,感覺什么都能干。給山東與河南送去一些,他們冬天也需要燒煤,還有咱的封地。”
當然,下丘村的孩子沒去打煤坯,他們才不要體驗生活呢
里長同樣看著兩個殿下在拍呀拍不參與。
官員跟老婦人講,他恨不得幫著掏這個錢了,可是不行。
“大娘你看啊,你一天干一點沒問題,有問題的是煤泥堆在哪里天要下雨的。
“劃算,他們一人給咱們干一天活兒吃三頓飯,拿二十文工錢。
面對想不通的百姓,得給他們講透了這其中的關系。
里長想了想,問“殿下覺得二十文錢買一車煤泥打出來的煤坯有人買沒煤坯用來壓爐子,咱可以做出來方形的蜂窩煤。”
旁邊的下丘村孩子出聲“那就把給你家的東西都收回來,包括你現在手上戴的新的銅頂針。”
“這孩子,咋說話呢我一琢磨,買現成的行,真行”老婦人一臉真誠地跟官員說。
“我拿過來讓你挑。走,去下一家,這回我知道咋說了。”
朱標同樣看著自己的手,指甲貼著肉剪的,比照下自己村子的孩子。
“百姓拍煤坯太辛苦了,蜂窩煤不能做成方的非要圓的圓的占地方。拍煤坯哪有用筒插蜂窩煤速度快”
你總不能把煤泥堆在板子上面吧它會往周圍滑,它不是成型曬干的。
干一天能買到一個月的煤,再辛苦一些打出坯子、做成蜂窩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