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機械生產不計人第五更
“陛下石臼湖那里沒有進行套種,他們就是種麥子,然后種大豆。咱可以幫著收大豆,損失率在百分之三左右。損失率的意思是”
里長這回改口了,之前的事情已過去,別再叫老哥,會出問題的。
他說的損失率是指收割機收的時候豆粒掉了,沒收起來。
這個人工收割一樣掉,黃豆成熟,豆莢一碰就開,豆粒掉到地上。
不過收割機的話,盡量選擇豆莢沒有自動彈開的時候,好的損失率能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內。
按照憨憨說的,還有一些技術細節無法完善,關鍵得先做出來看看,然后再分析和調整。
“提前割也掉三分”朱元璋聽懂了。
他更知道割大豆不能等著黃透了再割,不然壟溝里全是掉的豆子,撿去吧
與麥子的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是一樣的道理。
會種地的皇帝不好忽悠,人家從小就那么苦日子過來的。
“若那樣,泥花臉就多,就是青的豆秧的汁碰到豆子上。豆秧干一點的話,破碎率又高,就是豆子兩瓣了,不能種和用來生豆芽,只能做豆腐、榨豆油。
但是快呀一抬設備抵地上幾百個人收的速度,計算成本的時候要考慮進人力耗費和額外勞務平衡。
即,五百個人一天在其他地方有工作的情況下賺到的錢,能不能彌補上聯合收割機總體損失率的情況。
包括租賃設備的錢,設備也是有成本,雖說前期不要錢,咱們幫著百姓收,屬于補貼。”
里長再次解釋名詞,他也是憨憨給解釋后才懂。
朱元璋眉頭蹙起來“就是干活的人”
“重八,不那么算,有的地無人耕種,派出機器去耕、去種、去施肥、去收獲。
若一臺設備抵五百人,一百臺則是五萬人,地越平整越好處理對吧
那個成本則是生產設備的材料成本與人工成本,加上燃料成本。
當然還要加上維修成本與折舊成本,這點咱知曉的,像宮里的電燈和暖氣、上下水設施。”
馬皇后給出看法,不要只去計算有人的地方,沒人的地方呢
這種機械弄過去,就是簡單幾個人便能夠完成成千上萬人的工作,大明缺人,尤其是福建和兩湖。
另外廣東也不多,瓊州更不用說。
草原那么大片的地方,有幾個人草能長,糧食不能長
朱元璋揉揉太陽穴“咱當初打仗就得靠妹子在后面維持后勤。果然,咱當了皇帝還是這樣,不行呢多虧有妹子在。”
“馬皇后的后勤組織能力,當為天下之楷模,無出其右者”里長這個不用憨憨教。
“小心咱讓重八治你的罪明明你們下丘村后勤最厲害,非要說咱,是何意思”馬皇后絲毫不領情。
“哈哈哈哈”朱元璋大笑,心中暢快。
他知道下丘村不是開玩笑,保證能把東西造出來,那么就可以有很多荒地被耕種了。
朱元璋知道哪里缺人口,湖南湖北和福建,他把人給遷徙出來的,因為他害怕。
那是人家曾經敵人的根據地,遷徙一部分出來,另一部分不愿意出來的,他就給人家加重田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