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百姓可以種茶葉,然后賣給朝廷,朝廷負責去換,給百姓的價錢高一點。
朱元璋在下丘村住了兩天,兩天后的早晨,他帶著群臣在下丘村送別。
“哎宜長出去了,咱以后到這邊吃飯少個人聊天。”
宮女太監們拿小手槍,轉輪的,后擊發銅殼銅彈頭子彈。
朱元璋想著一群人年底回來,一年自己得努力賺錢。
但不能耽誤種地,什么時候大明不缺糧了,再單獨安排經濟作物專門種植。
朱元璋嘟囔著轉身,用這個話來掩飾他其他的情緒。
咱會好好跟夷人做買賣,你們那個漂亮的玻璃,還有其他的東西,咱準備今年賺到三千萬貫。”
等到了對岸,再找牲口,騾子、馬,到一個養殖的中轉場就換一次,過去的養一養再送回原來的地方。
避免大明商品價格不穩定,同時人跑了、走私了等情況發生。
護衛們拿步槍,水連珠的那個,每十個人多一個ak,每二十人一個擲彈筒,每五十人一門小迫擊炮,身上有手榴彈。
里長聽到那個數字,點點頭“陛下有此目標好,咱向著目標前進。”
四川那邊有陸路的過來,用馬換茶葉什么的。
里長回話,他也不想走,晉王的封地確實挺不好的,關鍵要去定遼都衛,那里好,有鐵有煤,也有石油,當然石油不打算采,憨憨說太難了。
這些裝備不是為了找北元,天曉得北元殘余的人跑哪去了。
北元打跑了,又能走之前的絲綢之路。
夷人隨著從大明獲得的東西越來越多,聯系到的地方也越來越多,然后造木頭船,盡量順著海邊往大明來。
群臣倒是沒有其他的想法,反正自己能不能來在于陛下叫不叫來。
只要百姓別瞎動,由朝廷來安排,對外貿易可以開展,不允許百姓直接參與,間接行。
那邊憨憨說有個金剛石礦,儲量非常多,露天的,隨便采,拿來挑好的當首飾,一般的當工具。
工匠們帶工具,負重都是二十斤左右。
朱聞天的時候,三亞的夏天熱不當地的軍隊都穿,別人都是背心、大褲頭、涼鞋,軍隊的皮靴、長褲子,最多上身半截袖。
“陛下,算過了,其實無須算,哪天走都一樣,看準備得如何。”
水路有小蒸汽機船跟著,靈活,哪怕淺一些的河也能航行,就是通過能力比較強。
之后要去定遼都衛,東北地區,那里有女真,是針對他們的,路上順便練習,拿來打獵。
護衛們一律迷彩服,腳上穿皮靴,天熱也要穿。
“陛下,咱不是去死,咱還回來呢路上電報通訊。”
朱元璋等人一直把人送到玄武湖,看著船的影子漸漸消失,站在岸邊久久未動。
“父皇,暖水瓶的產量上來了。”朱標看宮女用暖水瓶給倒熱水泡茶,想到個事情,產量增加,可以賣了。
已往暖水瓶只在宮里和下丘村使用,宮女和太監最喜歡,送東西及時。
他們直接把湯什么的裝進暖水瓶里,喝熱水用不上,有鍋爐供應二十四小時熱水,湯就不行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