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跟弟弟、里長、憨憨坐一輛車,說起藍田縣匯報的事情。
以前打仗,人心惶惶的,沒誰在乎藍田玉,除了古代流傳下來的,百姓們手上沒有。
大明成立了,戰爭結束,玉石重新有了價值,盛世古董,亂世黃金,豐年之玉,災年之食。
大家安穩了,有錢了,才重新喜歡古董與玉器,不然都是糧食。
里長把手伸進懷了,想了想掏出來一張地圖。
“殿下,其實藍田縣還有玉,之前的玉山塌了,想要再挖,耗費的人力物力,不知凡幾。
不過其他的地方還有玉,不好的藍田玉的位置,好的也有。
藍田縣的灞水上面有條支流,叫輞谷水,里面有個川叫菜峪川,當地有玉石。
其他好玉的玉脈都在這幅地圖上,只要叫人小心開采,便能采出藍田玉。”
他把地圖遞過去,這里是秦王朱樉的封地,不告訴他,下丘村還能偷采
四個親王看著里長拿出來的那個折疊起來的地圖,愣愣出神。
“里長,我那里有啥好東西沒”晉王朱棡忍不住問。
朱棣也在旁邊點頭,意思是我北平呢下丘村的高人咋啥都知道
“諸位殿下莫急,到地方只要有,這次咱們就拿出來,管是開采還不開采呢,至少知道。”
里長不想現在告訴另外兩個人,避免他們整日里惦記,睡不好覺。
朱樉手哆嗦了,大量好的藍田玉啊沒錢了光賣玉就能支撐起西安府。
他顫抖著接過地圖,展開跟三個弟弟看看,果然,上面標注好了玉脈的走向、埋藏深度、玉的開采層厚度與長度
“這么多呢咱頭一次見到把玉在地下的情況給標注出來的,得挖多少年才能挖完玉不是那么好挖的。
尤其是知道了情況,用炸藥炸顯然不行,會把完整的玉給炸碎、震碎。
不過藍田玉按照咱村子的說法叫軟玉,不那么硬,開采更容易,切割與雕刻方便。”
晉王朱棡指頭在圖上劃著,在估算開采年頭。
里長點頭“雕刻確實比硬玉簡單,用金剛石的刻刀即可,切割用金剛砂輪片。
現在是這些,說不定以后還能發現心的玉脈,技術提高了,探礦的手段跟著進步。
包括太原府的地下和北平行省的地下,埋藏著許多資源,有的易開采,有的則難。”
里長說憨憨告訴的原話,憨憨就能這些,更深的地方,和其他的位置,估計還有。
“里長,你說咱開采不咱覺得留著也行,開采出來除非能賣大價錢。”
朱樉看著地圖猶豫了,他認為都是他,不著急現在就開采,如果能用地里種的東西賺錢,何必挖玉玉越挖越少,土地隨便用。
“殿下,不是特別好的那個玉,讓人去采即可,質地也很細膩,拿來制作首飾與擺件都不錯,能賣上大價錢,主要在于宣傳,你說它好,它才好。
別處沒有,那么就是藍田玉,要感謝李商隱,藍田日暖玉升煙,能夠拿來當定情信物的。”
里長出主意,自己想的,先采一般的,那個容易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